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太后一怒(三更補)(第1/2頁)
章節報錯
吭!
鋤頭落下,向後一拉,土壤就翻開了。朱允炆一鋤頭,一鋤頭地翻著土地,朱允熥、朱允熞(jian)則拿著鐵耙子將整平,朱允熙雖未成年,也有十五了,正在遠處提水。
馬恩慧將浸泡發芽的韭菜種子緩緩撒在平整後的土地上,寧妃、淑妃跟在馬恩慧身後,又撒了一層土在種子上面,賢妃、伊真兒、阿曉穆則照顧著幾個孩子,陪著呂太后。
這裡是皇宮之內,這一塊地,是朱元璋留下的。
洪武年間,朱元璋在處理政務之餘,總會來這一塊不大的地耕作一番,提醒自己布衣起天下的同時,還能吃點自己親手種的蔬菜,節省點開支。
朱允炆總是忘記打理這塊地,以致於生了不少荒草,今日閒得無事,便召來幾個弟弟,帶著太后、皇后與妃子春耕一二。
翻過幾壟地,朱允炆以鋤頭為支撐,擦了擦汗對朱允熥等人說:“才這半畝地朕就累了,可百姓要耕作的,何止是半畝。南方人多,尚???????????????一戶人家要耕作三至十畝,北方一些地方,一戶可是要耕作五十畝。古人說晨曦朝露去,披星戴月歸,可謂是真實寫照。”
朱允熞咧嘴一笑:“皇上,百姓辛勤耕作,才有好的收成。天道酬勤,大抵如此,我倒是樂見百姓辛勤。”
朱允炆暗暗嘆息,推了下手中的鋤頭:“辛勤和辛苦是兩件事,你啊,對百姓還是缺少了解,朕可不希望你鬧出何不食肉糜的笑話,來,剩下的你開翻土。”
朱允熞苦著臉,犁平已經夠累了,翻土不是更累,但皇上說了話,只能聽著。
朱允炆接過鐵耙,對朱允熥說:“朱高熾在戶部做得不錯,在釐定人口,確定田畝,勘錯上立下功勞,總算是站穩了腳跟。可你這個金部司主事,至今還沒拿出一個結果來,這些日子在京師調查,就沒有需要奏報的事嗎?”
朱允熥雙手一動,翻過鐵耙,將大的土塊敲碎,然後又翻回去鐵耙:“皇上,商業調查不同於戶部司數字核算,他們有現成的資料,而這些資料是兩年多積累出來的。可金部司掌握的資料,多隻限於商稅的浮動稅率、商稅收入,對背後的行業沒有作分類,也沒有深度統計不同行業的利潤,不清楚商人的訴求與渴望。”
“臣弟想要做一次充分的調查,在這段時間裡,走訪了晉商、徽商、杭商,甚至還派人去了北平調查,就是希望能掌握大明的商業到底發展到了什麼程度,瞭解商人普遍存在的問題。在調查沒有出來結果之前,臣弟不好奏報。”
朱允炆微微凝眸,目光變得有些銳利:“你派人去了北平,什麼時候?”
朱允熥低頭想了想,說:“四月入戶部,應該是五月,對,是五月十三日。說起此事,臣弟倒是想舉薦下倪越,此人在北平的調查只花了三個月,九月就返回了京師。”
“倪越,此人朕知道,商學院的優等監生。”
朱允炆微微一笑。
朱允熥對倪越又是一番誇讚與舉薦,希望朝廷重用此人,見朱允炆不置可否,也就不再多說。
朱允炆沉默了會,突然對朱允熥低聲說:“太子遇刺,你知道嗎?”
“什麼,太子遇刺了?”
朱允熥驚呆了,手中的鐵耙子掉了都不知道。
馬恩慧聽聞,臉色頓時變白,手裡的種子撒了一堆,抬起頭看著朱允炆的身影,三步並作兩步,抓著朱允炆的胳膊急切地問:“奎兒遇刺了?他怎麼樣,怎麼樣了?”
朱允熥驚愕地張著嘴,震驚地幾乎說不出話來,緩了緩才急忙問:“皇上,文奎他怎麼樣了?”
朱允炆凝眸盯著朱允熥,轉頭看向馬恩慧:“放心,奎兒沒事。”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呂太后聽到動靜,走了過來。
朱允炆見太后動怒,不由地連忙解釋:“母后,其實也沒什麼,就是文奎在參觀立柱的時候,柱子不小心倒了,最初認為是意外,後來調查發現,應是有人意圖不軌,刺殺文奎。???????????????”
“我可憐的兒。”
馬恩慧緊張的手發冷,自己就這一個兒子,就他一個寶,一旦他出了意外,那自己的天就要塌下來了。
呂太后發怒:“是誰這麼大的膽子,敢傷害我的好孫兒,皇上,這件事你必須調查清楚。還有,即刻差人去北平,將文奎接回來!年紀輕輕就跑出幾千裡之外,你這當父皇的心也太大了,依我看,還是讓他留在京師的好!”
朱允炆連忙安慰:“母后,文奎在北平挺好,有偵察兵與安全域性護衛,不會再有什麼意外。這次不也沒有受傷,只是受了點驚嚇,眼下正跟著姚師父、楊先生學本事……”
“受傷?他要受了傷,不是要了老身的命?讓他回來,你要不差人去把他帶回來,自明日起,也不要來找我請安,就當我不在了!”
呂太后動了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