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四章 擁軍優屬,大軍回京(第2/2頁)
章節報錯
軍心定,忠誠不移!
朱棣敬佩朱允炆,他用最簡單卻沒有人想用的方式,讓軍士對朝廷的忠誠攀升到了新的高度。
入城!
朱允炆攜朱棣等將士、軍士,在無數百姓的歡呼之中,在人心的熾熱之中,在自豪迸發的歡顏中,眾人進入國子監旁的教場。
朱棣整軍,朱允炆登臺。
後續的程式與張輔班師時基本一致,先是解縉宣旨卸甲,之後禮樂伴隨著《出車》,然後是皇后安排宮女幫助將軍們卸甲,換上新衣。
朱棣手持笏板,上前一步行禮,氣沉丹田:“臣,朱棣!受天子命護佑西北,於昌都剌敗帖木兒,特來繳令!”
朱允炆虛抬右手:“愛卿辛苦,起身。”
內侍上前,朱棣交出了大將軍印,轉而繼續奏報:“敵酋帖木兒已死,十五萬大軍潰滅,臣現攜敵酋首而來,獻給陛下!”
帖木兒的人頭被端了上來,有些慘白,是石灰處理過的痕跡。
朱允炆看著帖木兒的人頭,微微點了點頭,說:“殺敵酋,滅敵軍,乃大勝之標本。現大將軍征伐西域,一戰而開西域太平,留下赫赫軍威,朕心甚是欣慰。”
朱棣欣然一笑,轉而又肅然:“亦力把裡國王沙米查干及其弟馬哈麻等一干人也被俘虜,押送至京師,還請皇上發落。”
沙米查干被壓了上來,嘴裡嗚嗚地卻說不出來一句話,仔細看,原是如戰馬被塞入了馬橛子,嘴裡放了核桃堵了聲音。
朱允炆清楚,亦力把裡的覆滅,雖然是帖木兒軍隊戰鬥的結果,但也有著大明在背後煽風點火的因素。
國與國之間,只有戰略利益,沒有那麼多真誠與友誼。
博弈,沙米查干不懂。
朱允炆盯著仇恨的沙米查干,開口道:“亦力把裡佔據西域諸地,而西域早在漢唐時就是中國舊土,你國滅,大明收回,順應天道。亡國之人,就應該在黑暗中沉至生命最後一刻,來啊,送至宗人府看押。”
畢竟是王族,不能直接交給刑部給處理。
在獻了人頭與俘虜之後,朱棣開始獻寶貝,一箱一箱的黃金、白銀搬了出來,直看得戶部尚書夏元吉眼珠子都直了。
為了支撐徵西大軍,戶部可是拼了老底,若朱棣再晚回來三個月,估計戶部就要舉債,出現財政赤字了。
朱棣帶來的財富,遠不止哈里送來的二十萬兩黃金,三百萬兩白銀,還有一箱箱的金幣、銀幣,而這些都是來自於俘虜與戰死的帖木兒軍士身上,其價值直逼五十萬兩錢鈔。
夏元吉笑得很是開心,今年戶部算是徹底穩住了。
這一年開年還算不錯,北方夏收也進入尾聲,接各地奏報,糧食產量相對去年有所增加,國子監農學院更是在這一次夏收中出盡風頭,掠子的出現,讓各地百姓收割麥子更是快捷,可以極大節約收割時間,避免了夏雨減產。
糧食穩住了,稅收就能穩住。而戶部前幾日還收到了二百萬兩錢鈔,是眾藩王買俘虜的錢,眼下又要多一大筆收入,可謂是喜事連連。
賞賜大軍需要龐大的財政,布匹、糧食倒還好說,但不能全給軍士這些,還必須賞賜可觀的錢鈔,林林總總算下來,要兌現軍功,僅僅是錢鈔,少說也得耗費三四百萬兩。
若沒有朱棣帶來的財富,沒有朱允炆販賣俘虜的財富,戶部與整個朝廷可真的要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了。
現在好了,今年的戶部可以喘一口氣了。
皇后馬恩慧看得也很是心動,朱允炆就是個花錢不靠譜的傢伙,二炮局、國子監,戶部不給批的錢,朱允炆就動用後宮的錢,多少產業多少收入,也扛不住朱允炆這樣花銷。
這些黃金白銀,絕對不能全部進入戶部,後宮也需要補窟窿。
朱允炆看著一箱箱的金銀,很是滿意,總得來說,朝廷打下了西域,在經濟賬上做到了盈餘,只不過這一次大戰,確實疲了無數百姓與軍士。
但這一切都是值得的,西域重新回到了中原王朝手中,擁有西域的大明,將更好溝通西方,而這種溝通,除了經濟的,恐怕還有軍事方面的。
大明必須奠定領先地位!
後世,西方強迫開啟大陸市場,實行貿易傾銷,衝擊了無數民族產業。現在,大明將掌握科技的先手,未嘗不可以將貿易品向外傾銷。
傾銷,需要銷路。
一條路,是海上之路。另一條,就是這西域的絲綢之路!
這條路,關係的絕非是絲綢、陶瓷與茶,關係的是世界版圖,是大明國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