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或許會疑惑,調查大明人口,有各地黃冊還不簡單,一個省有多少府,多少州,多少縣,簡單求和不就是了,然後將所有省資料與南北直隸資料疊加,不就可以清楚大明有多少戶百姓,多少人口,多少田地了?

如果資料堆疊如此容易,那人口普查也不需要十年搞一次了。

以浙江省來論,戶部不能直接採用浙江省布政使司送來的匯總資料,必須以原始的村一級資料為準,重新統算,算了村,還得算縣,之後是府,如果在這個過程中出現了資料偏差,就必須重新推倒重來。

如果計算沒有錯誤,但當地府統算的時候出了問題,還必須發公文給地方府衙,讓其再次厘算,找出問題,看看到底是漏了什麼資料,還是多算了什麼資料,亦或是少送給戶部幾本冊子。

即便是府這裡沒有問題,布政使司那裡也可能會出問題,資料對不上,就得找出原因,這對於京師附近還好說,來回走個文書,查驗清楚也不太耗費時間,可如果是在兩廣、雲南、四川呢……

朱允炆高度重視大明人口,這一次普查人口可以說是投入了遠超洪武時期的力量,甚至為了保證人口普查結果的真實性,不惜耗時耗力耗財政推出照身帖!

可因為照身帖的存在,反而導致人口普查出現了一個又一個問題,最大的問題就是,各地發放照身帖的數量與上報的人口數量嚴重不符。

朱高熾拿到的是南直隸松江府陝上海縣冊子,翻看一番之後,馬上發現了問題所在,喊來曾慎、周佑、嚴光祖、邵翼等人,指著文冊說:“你們看,上海縣的資料問題很大啊。”

曾慎等人看去,在匯總一頁中,填寫著上海人口資訊:

民戶:121345戶;

人口:565142人。

男性:339308人。

女性:225834人。

周佑眯著眼,看了看,說:“這個資料沒多少問題吧?”

嚴光祖與曾慎連連搖頭,邵翼也皺眉說:“資料問題不小。”

周佑低頭沉思,恍然說:“果是有問題!這資料明顯不符合常理啊。”

朱高熾凝重地點頭,說:“沒錯,這個資料不符合常理。”

曾慎直接指出:“單純看上海縣總民戶與總人口統算,倒沒有多少問題,但這個男女比例嚴重不對。按照國子監相關統算與調查,咱們大明地方上,普遍是男少女多,一些地方是九十比一百,有些地方甚至是六十比一百。”

“雖然有些地方民間不討喜女孩,甚至出現過溺死女嬰的事,導致地方上男性比例超出女性,達到一百五十比一百,但這個現象並不是普遍的,更不適合上海縣。”

元末戰爭與洪武戰爭導致了男少女多的局面出現,雖然經過數十年恢復,但這個基本格局並沒有被改變。

上海縣位於松江府,自從朱允炆減輕了那裡的賦稅之後,上海縣百姓的壓力已是大減,出現了不少富戶,如果說他們連女兒都養不起,那就有點扯了,何況松江府、蘇杭等地,對女嬰並不甚歧視,也沒有出現過幾起溺死女嬰的事,為何會出現女性在總人口中的佔比是百分之四十的情況?

上海十個人,六個都是男人,四個是女人?

這與基本的國情不符,也與當地的情況不太貼合。

朱高熾拿出了另一份文冊,指了指說:“你們看,上海人口統算是565142人,但照身帖的發放數量,卻是673412份,憑空多出來十萬照身帖,這是為何?”

曾慎等人緊鎖眉頭,這個資料出奇的詭異,根本對不上號。

嚴光祖找出了另一份文冊,指著說:“你們看,這裡有洪武二十四年的資料,當年人口普查,上海縣有人口114326戶、532803人,而時間過去了十多年,上海縣人口僅僅增加了7019戶,增加了人口32339人?十四年時間,十幾萬戶,只增加了三萬多人,這不是很奇怪嗎?”

哪怕是按照極低的、每年百分之一的人口增長率,五十萬人口,一年也應該增加五千人,不累加,十年也應該增加了七萬人!

何況南直隸的人口增長率一直保持著百分之三左右,按照這個標準,上海縣十幾年時間,至少也應該增加十幾萬、二十幾萬人口了,可現在給出的資料,竟然只是增加了三萬!

朱高熾敲打著桌子,詢問道:“十幾年來,上海並沒有大的災荒,也沒有大的戰亂吧,我也不曾聽聞上海縣百姓大規模外遷,你們聽聞了嗎?”

曾慎等人搖頭,絕對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