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四章 大明少年說(第1/2頁)
章節報錯
安全域性是朱允炆手中的劍盾,生了鏽自然要磨一磨。
刑罰局凌駕於安全域性的設定,就是為了威懾、督查、處置安全域性內部問題,朱允炆選擇顧三審擔任刑罰局指揮史,龐煥擔任刑罰局指揮同知,旨在肅查安全域性,確保安全域性不為個人私利而閉塞朱允炆的視聽。
因為顧三審職務的調整,劉長閣順理成章接任了安全域性指揮史一職,時隔三年多,重新回到了安全域性指揮史的位置,湯不平也因多次立功,升遷為指揮同知,成為了安全域性中舉足輕重的人物。
對於薊州吃空額的一干主犯,朱允炆沒有留著他們吃年夜飯,命令拉到長城邊砍了腦袋了事,抄家之後,安置其家眷至北平周圍墾荒,從犯也沒有逃脫懲罰,該貶官的貶官,該打板子的打板子,乾淨利索地處理完了。
至於安全域性內部的問題,還輪不到內閣大臣說話,也沒有人敢將手伸進去,權當不知道。
因為鄰近年關,北平城也顯得熱鬧非凡,朱允炆也不打算元旦時候趕路,便決定留下來在北平迎接建文五年,與軍民同歡。
京師,坤寧宮。
朱文奎揉了揉酸澀的眼睛,委屈巴巴地看著皇后馬恩慧,問道:“父皇怎麼還沒回來……”
馬恩慧抓著朱文奎的小手,目光帶著疼惜:“葵兒,父皇在北巡,元旦是趕不回來了,不是寫了信給你,讓你作一個男子漢,代替你父皇與民共慶元旦。”
朱文奎有些不安地看著馬恩慧,說出了自己的擔憂:“兒臣擔心表現不好,失了禮儀,有損皇室威嚴。”
馬恩慧微蹙眉頭,問:“這是陳迪陳閣告訴你的?”
朱文奎連連點頭,就是那個老傢伙。
馬恩慧彎下身,平和地看著朱文奎:“雖說過了元旦,你就七歲了,也算是個小大人了。不過你終究還是個孩子,若一板一眼,遵循那麼多規矩與禮儀,百姓們看到你,雖然會讚歎皇室的威嚴,卻也會認為你不夠親民。”
“那,那怎麼辦?”
朱文奎有些緊張。
馬恩慧莞爾一笑:“你看過外起居注的,想想父皇是怎麼做的,每年外慶,他可沒有那麼多的規矩與禮儀吧,你想想,與民同樂,共慶元旦,自是以歡喜為主,太過嚴肅,百姓家誰敢笑。”
“可陳閣與詹事府的官員說要遵守禮制,難道是錯的嗎?”
朱文奎矛盾著。
馬恩慧輕輕整理了下朱文奎的衣襟,起身道:“他們出於遵循禮儀的需要提出意見,當然是對的。但你父皇出於融入百姓的需要,打破了一些禮儀,也是對的。陳閣與禮部提意見,是他們的本分,你為百姓,是你的本分,各盡本分,總是沒錯的。”
朱文奎聽過之後,雖不盡然明白,卻也清楚,自己不需要完全按照禮部與內閣的約束走路,端著架子坐在椅子上一動不動,餓了也得忍著,還得時刻威嚴,不能笑。
除夕日,內宮衙門司局等大小官員至太子東宮恭賀元旦,又至坤寧宮恭賀皇后。是夜,馬恩慧設宴宴請藩王王妃、官員夫人,朱文奎宴請在京藩王,皇室宗親。
正月初四,大明國慶。
國子監熱鬧非凡,無數士民、士子、商人、匠人等早早進入國子監,偌大的後院廣場擠滿了人。京師百姓早就聽到了訊息,建文皇帝北巡正在收拾貪官汙吏,沒空回來陪大家共慶元旦,但為了增加喜慶,太子朱文奎將首次亮相於國子監,與民同歡。
朱文奎的影響力與魅力雖然比不上朱允炆,但作為大明太子,未來的大明天子,依舊吸引了無數人,甚至有人提前一天到國子監佔位置。
朝廷官員紛紛入場,如內閣大臣陳迪,禮部尚書黃觀,吏部尚書蹇義,工部尚書鄭賜,刑部尚書暴昭等等,怎麼說也是太子第一次登臺亮相,大家捧個場還是有必要的。
伴隨著絢爛的焰火,皇后馬恩慧攜朱文奎緩緩登上高臺,兩人坐定,焰火伴隨著人群的歡呼聲達到了頂峰,五顏六色的花火映入每個人的眼簾。
待花火熄,天地寂靜時,馬恩慧走起身走至高臺中央,對臺下與周圍無數的人喊道:“建文皇帝北巡未歸,特託付臣妾攜太子文奎與民同歡。”
朱文奎起身,走至臺前,精神抖擻,陳迪、黃觀等一眾官員看著朱文奎,滿意地點了點頭,不得不說,朱文奎是一個不錯的孩子,雖然剛剛七歲,卻很是能吃苦耐勞,比他爹朱允炆勤奮多了,至少能每天坐在奉天殿裡……
這孩子聰慧,懂得不少,也善於聽別人的想法和意見,是個不錯的苗子,好好培養,他日定是一代名主。
朱文奎第一次面對如此多的人,卻沒有膽怯,而是落落大方,鎮定地看著眾人,努力提高音調:“我是朱文奎,大明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