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門徒三人行——姜維(第1/4頁)
章節報錯
三個人裡面蔣琬是承上啟下的,姜維是絕地反擊的,反倒是費禕其實沒有必要說太多。
有格局,有智慧,而且目光相當長遠。
對外他常年處理外交事宜,可謂是外交不屈,為了團結雙方進一步妥協,但是進退有據。
而且為人還挺有逼格。
一邊兒下棋一遍北御強敵,同樣一邊下棋一邊兒去處理郭家朝政。
就這逼格滿滿的模樣,不得不說有幾分樣子。
他的這幅姿態彷彿是在告訴所有人,他的能力可遠不止於此,有種你們倒是給我放權啊。
你們都不給我放權,你看我閒的都開始下棋了...
甚至在有人提出來質疑的時候,他也是一副不服不忿的模樣。
諸葛亮依法治國,所以在位期間可以說得上是惜赦了,平素裡若是除了什麼事情,就算是對你十分的有好感,等閒時間也不會讓你們輕鬆放過的。
但是到了蔣琬費禕時期,那就是動不動大赦一次了。
所以便有人找到了費禕,直接開口問道,為什麼人家諸葛亮時期就不會這個樣子。
你們看看你們幹得事兒,這人進去還沒兩天呢,你這轉手給他放了,這叫啥事兒啊。
對於這種問題,費禕只是笑而不語,甚至都懶得和他們分辨。
最後只是似是而非的輸了一句。
我等不遵循諸葛丞相的做法是因為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費禕姜維兩個人共錄尚書事,權利都不是一個人的,自然不能和諸葛亮一樣。
這兩個方式哪個對重要麼?
重要的是,這件事情你們怎麼看?
作為繼任者,你們這麼搞分權,還不讓我們說幾句了?
再說了,從這句話也能夠看出來。
費禕在北伐上面肯定也沒少和姜維交底。
或許正式因為這些事情,姜維才忍耐了許多年。
姜維和諸葛亮的關係已經無需多說了,他真的是無以為報,每每想起來那些話語,他都不知道自己應該如何報答。
費禕是恩師挑選出來的繼承人,所以哪怕他不願意,哪怕他想要北伐但是得到不到應有的權利和兵馬。
但是他仍然在堅持,再忍耐。
可就這麼一次次的堅持,一次次的忍耐下去。
他終於發現事情不對了,因為他五十多了。
這一刻他彷彿理解了那位從未見過的先帝,那個髮鬚皆白,卻沒有立錐之地的先帝。
如果三人給諸葛孔明掃墓的話,蔣琬可以光明正大的說,我盡力了。
我能力不如你,權利不如你,德行不足,威望不夠,無能啊,壓不住這個益州。
至於劉禪要親政,至於沒有託孤這不過就是藉口。
總之就是盡力了!
費禕也可以說,我也經歷了。
剛剛說話的那個傢伙,給我的就是一個爛攤子,再加上權力進一步的削弱,這裝了一輩子了,我最多也就是享受了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