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方孝孺—朱棣的對與錯(二)(第1/2頁)
章節報錯
“方孝孺在朱元璋的眼中是很不錯的,這一點我是認可的,而且史料上也的確是有不止一次的記載這件事情。
加上他本身的名望極為不錯,所以在建文時期他成功的進入了朱允炆的心腹集團之中。
而這個時候他最大的也是最被人詬病的一件事情出現了,復周禮,復井田,甚至還要重新啟用宗族世家制度。
這已經不是開歷史倒車這麼簡單了,這簡直就是在作啊。
而且這個還存在爭議,其實這個大可不必,因為這個東西沒得洗,而且也不需要去辯解什麼,這玩意在古代很正常。
首先說他有沒有幹這個事兒,有!
方孝孺向建文帝提議恢復井田制這是一個問題,朱允炆恢復了井田制這是兩個問題。
後者不用多說,因為他恢復不恢復的他那幾年也沒有什麼用處,而且他倒下不倒下和這玩意也沒啥大關係。
前者是真的,而且方孝孺是很堅定的周禮擁護。
這個出處有很多,最多的就是《與友人論井田》這篇文章,他的這個友人說的就是方孝孺好友王叔英了。
而且他這個好友還不是那麼的支援他。
結果就是他把反對推行井田制的同僚、朋友一股腦的劃為一夥兒,稱為流俗人。
在方孝孺的世界裡,在朱元璋期間就表現出強烈的井田變世的思想,這一點可能和他那個挺有名的爹有很大的關係。
畢竟他說過這方面的話語,這個也是事實。
而且在後面他也表達過這種觀點,井田廢而天下無善俗,宗法廢而天下無世家。
這種復古達人的做法自然是成為了他最為人詬病的現象,而且這種事情明明都確定了行不通被廢除了為什麼還要去做。
而且他的前輩還有不少人都和他一樣,這玩意有那麼好,而且世家....為什麼要用世家。
這是瘋了,還是朱允炆瘋了,儒家真有能夠讓人洗腦做到為他人而不顧自己?
他方孝孺爹都沒了,家裡最窮的時候都揭不開鍋了,子嗣也不算多,十族加在一起都沒超過千人之數。
這玩意他和家族有什麼關係?
至於朱允炆,他一個皇帝不想著大權獨攬,總想著將皇權送出去。
咋地,方孝孺除了儒家大師還有精神催眠師?PUA王牌精英?
儒家要有這麼大的本事孔仲尼也混不到那個地步,董仲舒也不會留下法家和黃老之術。
那麼到底是什麼讓無數被稱之聰明人的傢伙去堅定的施行井田制這麼扯犢子的事情。
其實這就要從井田制的本身來說了。
最開始你看井田制,第一眼就是荒謬。
何為井田制,西周時期,道路和渠道縱橫交錯,把土地分隔成方塊,形狀像“井”字,因此稱做“井田”。
《穀梁傳·宣公十五年》:“古者三百步為裡,名曰井田”
而這個井田制其實並不是周的先例,這玩意從夏應該就已經出現了,商周都在沿用。
但是因為周禮的出現,這個就被定為了周,其實不算準確。
而井田制被廢除也很簡單,由於鐵製農具的出現和牛耕的普及等諸多原因。
說白了就是耕種能力大量提升,用井田制的話,這土地不夠用的。
但這是井田制的全部麼?
並不是,你如果細看井田制的話,你就會看到另外一句話。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井田制的後面還有一句話,井田屬周王所有,分配給庶民使用。
同時規定了領主不得買賣和轉讓井田,還要交一定的類似於稅賦的東西。
從這裡面你們就能夠聞到另外一個詞語了,烏托邦!
美好的烏托邦總是讓人嚮往,但是最終還是會變成一場虛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