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太祖的封賞大典(第1/2頁)
章節報錯
“不過都已經說到了誠意伯劉伯溫,那麼咱們就順帶的說一說這明初最為盛大的一次慶典。
明太祖朱元璋的封賞大典!
作為一代布衣皇帝,雖然很多人乃至史書將他的出身和當年的崖山海戰扯上了關係,但不管如何都阻擋不了對他的傳奇。
而當明太祖真正曾為一個傳奇的時候,他也自然要給自己麾下的眾將愛將給予封賞。
那麼封賞大典,就真的只是論功行賞麼?
有一句話說得好啊,這江湖不是打打殺殺,這江湖是人情世故。
而朱元璋的封賞大典就充滿了人情世故。
朱元璋的封賞之中,將傳統的爵位劃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變成了公爵,侯爵,伯爵三等。
併成功的封賞了六公,二十八侯,二伯爵攻擊三十六人。
關於這個封賞上面,其實各朝各代都有自己的打算,而且還出現過很多的故事,最基本的應該就是劉邦封賞大發愁,張良獻計賞雍齒的事情。
作為和朱元璋很有幾分相像的劉邦都在分封這上面煞是頭疼,朱元璋自然也不例外,畢竟這種事情不能靠任何臣子的出謀劃策,真正的封賞只能是自己處理。
所幸兩人都是情商超高的皇帝,尤其是朱元璋,針對他的封賞,我一直覺得這簡直就是各朝各代人情世故的典範了。
首先說六公,分別是李善長,徐達,常遇春之子常茂,朱元璋的外甥李文忠,還有馮勝鄧愈兩個人。
墊底的伯爵也是兩個文臣了,誠信伯劉伯溫加上汪廣洋兩個人。
而人數最多的侯爵那就很是精彩了,先說明單依次是:
湯和,唐勝宗,陸仲亨,周德興,華雲龍,顧時,耿炳文,陳德,郭興,王志,鄭遇春,費聚,吳良,吳禎,趙庸,廖永忠,俞通源,華高,楊璟,康鐸,朱亮祖,傅友德,胡美,韓政,黃彬,曹良臣,梅思祖還有最後的陸聚!
關於這個名單朱元璋給出來的解釋是,皆朕所自定,至公而無私。
當然了,這話你聽聽就算了,你要是真的相信了你才是真的傻子了。
朱元璋麾下的眾多將校謀士基本上也就是三大類的。
其中第一就是濠州紅巾軍舊部了。
第二類是渡過長江攻打南京之時的水軍大將。
第三類就是在進入南京有了真正的根據地之後各路歸順將領了。
這濠州紅巾軍舊部基本上就是跟著朱元璋打天下的純粹嫡系了。
不過他也有兩個分支,其中一個就是為人所津津樂道的淮西二十四將,就是所謂的那人傑地靈的小鳳陽了。
這是最早跟著朱元璋脫離郭子興自己幹天下的老兄弟了。
這二十四個人除了不幸戰死的,和連戰事的本事都沒有的無能之輩外,剩下的一共有十五個人進入了封爵之中。
這比例說實話不得不說一句人傑地靈了。
但如果細分的話要知道一點那就是這裡面只有徐達混到了公爵之中,而剩下的十四個人則是以湯和為首的那十四個侯爵。
不過正所謂寧當雞頭不當鳳尾,這他們混到了侯爵之中卻也是這侯爵之中最為靠前的那十四個。
從湯和開始直接到吳禎結束,包攬了第二梯隊前十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