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歷史上的宦官群體(第1/2頁)
章節報錯
“宦官這個群體並不是發源於明朝,甚至明朝連他們的巔峰都算不上的。
就看明朝的這些宦官們,和他們的前朝一比,那就是真弟弟了。
咱們一個個的數過來,看看歷史上的宦官們都幹過什麼?
宦官這個東西,最早應該是春秋戰國時期就存在的。
甚至最早在夏商的宮廷中可能就有了宦官的存在,周朝及各諸侯國大都設定了宦官。
《詩經》《周禮》《禮記》中都有關於宦官的記載。
這個時候的宦官呢,其實還不是純種的太監,一般由身份卑賤的人充當,然後被施以了宮刑,當然也有宮不乾淨的,或者壓根就沒有給他刀了的。
比如長信侯....啊...轉車輪子,嘖嘖嘖....
但是那個時候各個諸侯國的老大都不是那麼的安全,他們自然也就混不起來,這個就不用多說什麼了。
直到秦朝開始了大一統王朝,趙高才算是真正的出現,他的作用自不用多說。
是不是太監這個咱們實在是無從考證,但是能夠弄一個皇帝上來,弄死一個皇帝下去,這個傢伙的戰績,就是明朝那些人拍馬也趕不上的。
之後正式要說宦官,還得看漢朝開始,因為這個時候王朝才算是真正的延續了起來,而宦官這個群體也慢慢的有了自己的發展方向。
可能是託了三國演義的福氣,所以對於有十常侍出現的情況,感覺宦官在漢朝很厲害。
但其實宦官在漢朝的地位,可能也就是和明朝半斤八兩,包括內鬥專家蔡倫也就是在內宮之中好好玩玩,實打實的是上不得檯面的。
漢朝最大的問題是外戚,而且還是專權級別的。
這個外戚祖師爺,驃騎將軍霍去病的弟弟霍光,還是那被吹成了穿越者的王莽,亦或者是東漢時期的竇鄧梁閻四大外戚家族,對於宦官那是一丁點都看不上。
在漢代因為君臣之間的那種糾結關係,就導致了外戚和宦官成為了皇帝皇權的延伸,對付大臣們的兩把利器。
但是這兩者之間還是有著本質的區別的。
人家外戚不但可以在朝中可以擔任官職還是要職,甚至掌握了足夠的兵馬,而且還可以培植屬於自己的勢力。
這一點他們是可以再繼續往上走一走,變成權臣的。
相比外戚,那宦官就尷尬了許多了,他們基本上就是,命繫於君,全看個人造化。
他們所能依靠的只有皇帝,因為他們的一切都是皇帝給的,他們是生是死基本上就是皇帝的一念之間了。
所以你看看外戚裡面,霍光,王莽,梁冀,董卓這都是廢立過皇帝的存在。
宦官上面也就是十常侍冒了個頭,結果剛剛冒頭就被初出茅廬的曹袁等人給順手收拾了。
說他們沒有本事不是憑空臆測,最重要的是那個時候的風氣如此,因為那個時候如果你是太監或者有太監的特性,你會被嘲諷甚至失去你的一切的。
說這個不是曹孟德,而是公孫恭....
公孫恭就是因為受了重傷,導致自己某些地方出現了問題且沒了鬍子,所以就被自家侄子給弄了下去。
這個東西,你去哪兒說理去。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你覺得漢朝的宦官能混成什麼德行。
但是相比較於漢朝,另一個大一統王朝唐朝那可就厲害很多了,如果非要說的話,唐朝才是宦官權利的巔峰時期。
漢唐之間經歷的各種事情就不用多說了,其實每一個王朝都會借鑑和避免前面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