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歲升任了江浙儒副提舉。

四十一歲升任江浙府元帥都事這個官職,說他的仕途一帆風順有點誇張了,畢竟他也是時不時的就會出現點意外,回家休息兩年。

但是整體而言也算得上是穩步提升。

尤其是在他四十一歲之後,他便開始展現自己的軍事才華。

他擔任元帥府都事,他的主要工作不是別的,就是專門負責剿滅義軍,而且還是江浙滬包郵區的這些義軍們。

也幸虧那個時候朱元璋還在安徽江蘇那一代繼續苟著猥瑣發育不肯冒頭,否則這倆人幹起來也是一定很有意思的。

當時劉伯溫主要的敵人就是紅巾軍的大勢力之一,方國珍!

而且對於剿滅義軍這種事情,劉基那還是相當上心的,不但工作積極,那手段也是相當的狠辣。

劉基的本事不錯,抓住敵我雙方的實力對比,穩紮穩打逼得方國珍毫無辦法,幾乎要被滅絕了的時候終於認慫了。

他告訴元朝,他準備投降了,他不打了。

元朝的那些蒙古人一聽,這行啊,這都投降了不用打了,很好很好。

就同意了。

然後劉基看了看,拒絕了!

方氏兄弟首亂,不誅無以懲後!

這就是劉基之前給出來的回覆,嚴詞拒絕了朝廷的任命,並且和元朝說,必須弄死他們不弄死他們這事兒過不去了。

不過劉基的態度雖然堅決,那方國珍能夠混到這一個位置自然也不是傻子,他讓人帶著重金繞過了劉基,直接去找到了朝中重臣。

求了一個詔安的解決方案。

而且為了報復劉基坑他這件事情,方國珍也是毫不留情下了死手。

將自己之所以造反這件事情都扔到了劉基的身上,說他濫用職權導致了這裡的混亂不堪,同時還養寇自重等等等等。

總之說了一大堆的話語,弄得劉基成為了自己老闆眼中的奸佞之輩。

被誣陷之後,劉基幹脆就直接退了下去,辭官進入了老家青田之地。

然後這才有了後面的事情,朱元璋入駐江浙一帶之後,聽到了這裡竟然還藏著一個當年差點弄死了方國珍這尊妖孽的大神,二話不說就去求賢了。

而且態度十分的謙和堅定,最終讓他成為了自己的幕僚,從軍入伍,跟隨在了他的身邊。

可是這個時候都已經是1360年了,距離朱元璋揚名之戰,1363年的鄱陽湖之戰弄掉了陳友諒大軍一統南方,只剩下三年時間。

說白了他著實是有那麼一些來的太晚了。

不過沒有關係,劉基雖然來得晚,但能夠被朱元璋那般禮遇還是十分的優秀的,他也的確是做出了對朱元璋來說比較重要的事情。

比如在陳友諒大軍來犯的時候,兵力明顯不足的朱元璋麾下對於是守是和還是投降的這種反應還是十分的大的。

而且絕大多數的主張是,最起碼也要避其鋒芒,等到其士氣洩了之後,再和他們交戰。

但是這裡面劉基卻是一力主戰,不但如此他還成功勸服了朱元璋和陳友諒賭命。

最後的結果就不要說了,朱元璋賭贏了,可是這裡面他劉基有功勞,而且功勞很大。

可問題是,他是軍師,很悲慘的一個身份,那就是就算是這場決定命運的大戰打贏了,他的功勞同樣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