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謀士三段位(第1/2頁)
章節報錯
“軍師的這個身份就十分的尷尬了,託了太多太多古代小說和網路小說的福氣,所以很多人對於軍師的這個身份都表達出來了相當的好感。
但實際上純粹的謀士這一點在歷史上非常的尷尬,而且地位也普遍不高。
比如我們所熟知的郭嘉,荀彧,龐統,張良,劉伯溫,姚廣孝。
這幾個算起來都是純粹且最為出名的謀士,但是這幾個人裡,只有姚廣孝脫離了謀士的地位不高這個尷尬魔咒。
而包括荀彧在內他們所有人的官職都不高。
沒錯,尚書令荀彧,他的官職也不高,當然我不是說他不重要,因為他也算是半個總覽全軍的一方重謀,所以成為了尚書令。
但是這個尚書令吧,朝廷重臣秉權者,以錄尚書事為名,他職權很高,但是很不幸,他仍然沒有脫離少府的範圍,這傢伙的職位不高。
再加上種種原因,他最後混到了亭侯就再也上不去了。
其他人就更加不要說了,郭嘉的軍師祭酒,龐統的軍師中郎將。
張良倒是留侯,還有漢初三傑,但是在論資排輩兒的時候這傢伙在劉邦手底下扔到了六十名開外。
劉伯溫的誠意伯那更是來了一個倒數第二,只有姚廣孝開了掛,這傢伙不但完成了真正的神化退隱,更是做到了太子少師,官居二品。
所以從這裡面就能夠看出來,並不是劉伯溫多麼的尷尬,而是他只不過運氣太好,被吹的有些太強了。
自古以來謀士就很容易被神話的一個位置,但實際上一個優秀的謀士他一般來說地位會是這麼一個狀態。
那就是,深得信任,但是官職不高。
畢竟說到底,謀士只不過是高階文官的一個分支罷了,想要了解歷史,就一定要知道這個官職分支,哪怕只是大概分支。
高階文官就有很多的分支了。
其中最高階的,也是最猛的就是軍政一把抓,在內能治國,在外能領兵,還能定律法,也能穩四方的。
這種全才這數千年的歷史裡,也就是姜子牙,諸葛亮,司馬懿,謝安,王猛之類可以稱之為神人的人。
在這裡面司馬懿比陸遜強點有限,但也就是強點了,我一直覺得陸遜也能算進去,但總有人爭論所以待定吧。
這些人都是一個人幹了好幾個人的活,既能出主意,還能去打架,最後還能搞政務。
這類人要不是位極人臣只能說明一個問題,自家主子實在不行。
同樣還非常猛地的呢,那就是管理型人才了。
這方面就包括了漢初的蕭何,明出第一功臣李善長,這些人把自己的所有天賦技能點全都點在了搞後勤的上面。
那你以為這件事情很簡單麼?
正所謂三軍未動糧草先行。
所以打仗打的就是經濟,糧餉和人口,畢竟你麾下不可能全是霍去病這種神人。
你能夠找到一個衛青你就該千恩萬謝了。
如果你後勤亂成一團,你的兵馬再雄壯,只要雙方的統帥不是碾壓,那麼這就基本上是沒有什麼鳥用的。
所以說這兩個段位之下,此時那純粹的謀士那就不是一般二般的尷尬了。
因為純謀士的地位再於他的出謀劃策,或者說某一件事情的是否成功。
但是這個事情的成功,和這個純謀士而言並沒有一個直接的關係。
因為你出的主意怎麼樣,你都不是那個拍板的人,最重要的是,你還不是那個決策執行的人。
也就是說這一件事情的程序有建議權,決定權,還有執行力三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