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朱元璋麾下第一謀士?(第1/2頁)
章節報錯
“朱元璋的成功除了他本人的超高雙商之外,還有一點也很重要。
那就是他身邊的眾多文臣武將也是天賦很高,在征戰天下的過程之中互相扶持走了起來。
那麼這裡面咱們肯定是聽說過這麼一句話的。
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天下劉伯溫!
作為和諸葛武侯相比甚至是超過了諸葛武侯的人,劉伯溫在民間傳說之中那可是…玄乎!
在三國演義裡面諸葛亮的評價是多智近妖,而在明朝開國英烈傳這個同時代的小說裡,劉伯溫的形象就是妖!
所以,當諸葛孔明看到自己寫民間傳說之中形象的時候,最多也就是老臉一紅,然後可能對王猛表示一下榮幸。
但是如果劉伯溫看到了自己的形象之後那估計就愣了。
這玩意寫的是我???
民間傳說之中的劉伯溫那簡直就是明初最強大腦,明朝開國第一功臣。
但等到了劉伯溫封賞的時候卻是位居末位,只得到了一個伯爵的爵位。
分封功臣三十六,最後混到了第三十五位,這就導致了朱元璋那對待功臣的態度更加的讓人捉摸不透了。
可是他的反差不僅僅如此啊。
小說之中的劉伯溫,功成身退,歸隱山林。
而歷史上的劉伯溫則是深陷鬥爭,慘淡收場。
民間傳說之中劉伯溫精通玄學,幫助朱棣打造鎖龍井鎮守龍脈。
而實際上等朱棣混到燕王去燕京的時候這哥們的墳頭草都三丈高了。
而且在玄學上面吧...這哥們還翻了車。
所以很多人都說諸葛武侯被小說捧成了什麼樣子,和歷史區的人互相怒噴,其實你們完全沒有必要。
真要是論被吹捧,歷數各朝各代各個小說演義和戲劇,再也沒有一個人能夠和劉伯溫相比了。
真實的劉基到底是個什麼樣子的人?
又為什麼能夠混到這個地步被這般的吹捧?
其實劉基的人生呢,大概可以分成兩個階段了。
其中第一個階段就是效忠元朝的時候,第二個就是跟著朱元璋進入大明集團走創業路了。
而且如果要從時間上來看,其實劉基在元朝的時間要更加的久遠一些,直到五十歲才離開。
從他進入元朝的仕途開始算也有二十多年。
在明朝就比較尷尬了,只有十年左右。
半路出家,地位不重,功勞不多,還有前科。
這就是為什麼他在論功行賞的時候混到了倒數第二的最主要原因。
當然了,劉基劉伯溫沒有傳說之中那麼神仙,但是他的本事卻又的確是有的。
十二歲中秀才,十四歲進入府學,二十三歲高中進士,這個學習經歷說實話那基本上是學霸沒跑了已經。
二十六歲正式步入仕途,進入了元朝擔任高安縣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