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稟別看做到了武官中的高階行列,但和這些人相比還是有差距的。至於老爺子唐德安,那就更不用講了。

可想而知,老醃賊的底蘊到底有多深!

但眾所周知,若不是童貫、蔡京這樣的奸佞當權,大宋或許還真不至於淪落到任人宰割的狀態。

兩個老戰友聚在一起,先是說了一些年輕之時的往事,說著說著便又提起了近年來的滅遼之戰。

然而越說唐老爺子便越糊塗,自己致仕十數年,雖是在長子那裡聽說過三年前的白溝之戰,但此時王正臣說這些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此刻就聽王稟感嘆道:“老哥哥,宣和四年白溝一戰,若是有哥哥在,我大宋的精銳豈能會一敗塗地?”

王稟征戰一生,數十年軍旅生涯,和西夏、大遼雖是皆有勝負,但總體說來,他算是勝多敗少。

可白溝一戰,著實讓王稟感到痛心疾首。

“老哥哥,三年了,這三年中,每當愚弟閉上眼睛,總能想起那一戰的慘景……”

“慘啊!大遼國以日薄西山之姿,卻將我十幾萬大軍殺的丟盔卸甲!”

“自雄州向南直至真定,百里之間,屍骨隨處可見!幸好遼軍只是追至雄州,並沒有越境追擊,要不然……”

剩餘的話,王稟沒有講出口,但二人心裡都能明白,那一戰到底是有多麼慘烈!

可惜他們二人並不知道,白溝之戰雖已過去,大遼也不復存在,但正是因為此戰將宋朝無能的一面徹底的暴露出來,才最終導致了不久之後的靖康之恥!

野心勃勃的女真人胃口一向很大,他們豈能放過眼前的羔羊?

不過聽到這裡,老爺子還是沒能明白王稟的意思,難道王正臣是暗示自己復出嗎?

想到此,老爺子搖了搖頭,自己這一把年紀怎麼還能征戰沙場?

可就在唐德安暗自尋思之際,王稟卻突然話鋒一轉,不再提當年白溝的慘事,反而又誇讚起來:“老哥哥真是寶刀不老,就算是愚弟在此,怕也不能如老哥哥一般解了陽曲之危……”

聞聽此話,唐德安頓時明白了一切!

原來不是自己想多了,是王正臣誤會了!感情這老將軍是把自己當成瞭解陽曲之危的正主!

“正臣兄,解陽曲之危的並非是老夫,而是另有其人!”

其實在王稟剛才說出那句話的時候,唐德安就十分不解,此事不是早就和李知縣說過了嗎?難道是因為王正臣來得太快,所以才不得而知?

然而老爺子哪裡知曉,那破家縣令不和王稟說明此事的原委自然有著另外一層意思。

原來,李岸是想憑藉此事給劉文昊邀功,從而達到一些不可告人的目的。當然,那老滑頭最想做的,還是想拉攏劉文昊罷了。

聞聽此話,王稟頓時睜大了眼睛!

“哦?老哥哥你快說說,那破敵之策到底出自何人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