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稟見到劉文昊的時候,是當天晚宴之後。

之所以選擇單獨接見,一來他是想考究一下,看看此子到底有幾分本事。再一個則是以免落人口實,畢竟劉文昊的身份確實讓人有些頭疼。

唐家的贅婿,落第的秀才,哪一個不讓王稟眉頭緊皺呢?

尤其是那秀才的身份,或許對於李岸來講非常不錯,但對王稟來說,就有點另外的意思了。

眾所周知,大宋文人地位很高,也可以說是因為太祖皇帝的一句“與士大夫共治天下”所導致的,當然,這也更加使得大宋文武兩極分化十分嚴重。

武人不僅地位低下,甚至在投身軍伍之時還要在臉上刺字,或許只有高階官員才不會在臉上有這麼一個羞辱的符號。

還有,一旦當上兵刺了字,那就得終身隸屬軍籍,不能再從事其他職業。這樣,大宋的軍人也就成了社會上的一個特殊階層。

由於刺字的影響,大宋刑法裡又正式恢復了鯨刑。從太祖皇帝開始,凡是流配的犯人,臉上都要刺字,稱為“刺配”。

而且這樣的犯人多半發到軍中服役,稱之為“配軍”。所以在宋朝,一旦罵人,罵的最狠的就是罵別人是“賊配軍”。

久而久之,大宋社會漸漸的形成了一種叫做“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的輿論。

王稟本想著自己和唐德安算是有舊,還有這一次劉文昊破敵之策的功勞也確實不小,所以本著為國攬才的想法,他就有心想讓劉文昊在自己身邊磨鍊幾年。

也就是說,他想讓劉文昊從軍入伍。

但自打在唐老爺子口中知曉劉文昊那落第秀才的身份之後,他的心裡又有些矛盾起來。

可就在王稟糾結之時,一張俊朗清秀的臉孔,突然映入到他的眼簾之中。

今夜得知王稟召見自己,劉文昊非常激動!

別看在水滸之中,王稟被描寫成了一個奸賊,但事實上,此人是被水滸抹黑了數百年的大英雄!

老將軍戎馬一生,平方臘,戰白溝,守太原。哪一次不是惡戰?

特別是不久之後的守太原,要不是有這位老將軍坐鎮,或許在金國大軍兵臨城下之時,太原就得生靈塗炭!

在沒有援兵,沒有糧食的情況下,王稟猶率疲兵守太原長達二百餘日!最後太原城陷,此老身中數十槍,投汾河而死!

氣節人格,古今為之震撼!

終於要見到歷史上的名人,劉文昊因此特意換了一身藏青色的長袍。此刻,那袍子隨風飄拂,他自以為有一種說不出的灑脫!

可是在王稟眼裡,眼前那小子的表情怎麼好像有些目中無人呢?難道此子乃是一介書生,所以瞧不起我輩武人?

想到這裡,老將軍心中當下便有些不喜,但此時他卻並未表達出來。

“劉文昊,深夜喚你前來,可知為何?”

一句話把劉文昊問懵了,你叫我來的,我哪裡知道為什麼?

怔住片刻,劉文昊下意識的抬頭看了看,可是在王稟臉上他並沒有找到答案,只能無奈的搖了搖頭。

“大人,學生、不知……”

王稟眯起雙眼,劉文昊不經意間的一句“學生”似乎特別刺耳。他看著眼前之人,心中十分不解,此子真是解陽曲之危的正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