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晚間匪寇攻城之時,李岸曾先後派了幾波人前往太原府求援。

但事出有因,由於匪寇圍城,這訊息一時之間根本就無法遞出去。

也是,那近萬匪寇可不是白給的,怎麼可能讓你們把訊息傳出去呢?

就這麼直到天色放亮,陽曲之危已解,他們才將陽曲被圍以及大破賊兵的訊息一起傳到了太原府。

其實對於剿匪這類的事情,以王稟這樣的官員犯不上親自前來。然而,當他得知此事以後,特別是唐家寨大破白馬山匪寇一事便頓時來了興趣。

就這樣,在王稟的急行軍下,太原府的禁軍才在此刻終於來到了陽曲。

賓主落座,老將軍先是代表朝廷代表河東宣撫使司衙門對陽曲進行慰問。而後李岸也不含糊,連忙將事情的過程如竹筒倒豆子一般講了出來。

當然,有關段清通匪一事他可沒說。

王稟怎能知曉這裡的離奇之事,再說此老根本就沒有在意這些枝節,對老將軍而言,他是看到那破敵之策,想要見識見識獻策之人。

兩宋三百載,匪寇襲擾州縣之事並不少見。但誰又見過這麼精彩的破敵之策呢?

誘敵深入、虛張聲勢,以數百人便解了陽曲之危,什麼人有如此膽略?難道是唐家寨的老英雄唐德安?

時值亂世之秋,王稟知曉自己已年近花甲,所以他現在最想做的就是為國攬才。

李岸哪裡知曉此中之意,坐在那裡還感到十分詫異,他不明白,這王老將軍是怎麼回事?怎麼口中句句都不離唐家寨呢?難道此老和唐家那老東西有舊?

其實王稟和唐德安兩人還真沒有什麼交集,只能說兩人在十幾年前略有相識罷了。

原來,二人雖然都曾是老醃賊的部下,但彼此之間並不怎麼熟悉。要不然,唐家兄弟皆在太原府勝捷軍任職,他怎麼一直沒有和兩兄弟提及過此事呢?

話說遠了,單說撫慰過後,按照王稟的要求,李岸立即將唐家父子以及此役有功之人一一請到了縣衙。

不多時,唐家父子便再次來到了內衙的花廳之中。

剛一見面,王稟便立即將唐德安認了出來,隨即便屏退了左右,快步迎了出去。

“老哥哥,沒想到當年一別,你我竟十餘年未曾相見!”

唐老爺子其實和王稟年齡相仿,兩人雖是相識但彼此之間還真沒有多大的交情。可此一時彼一時,王稟既然那麼熱情,唐德安又怎能落後?

“正臣兄,別來無恙!”

說著話,兩雙大手緊緊的握在了一起。

早在來縣衙之時,衙役就已經將王稟來陽曲之事告知了唐家父子。

不過在那時,唐老爺子還真沒有想起王稟到底是何許人也,後來還是在長子的提醒下,他這才猛地想起當初那個在老醃賊手下的猛將!

也不能怪老爺子記性不好,要知道童貫手握兵權二十餘載,完全可以說是權傾朝野!

此賊恩寵顯赫,門庭若市,不僅是王稟這樣的武官,就連當朝的嶽牧、輔弼也多出自他的門下。

什麼是嶽牧?在宋朝,嶽牧乃是封疆大吏的別稱。而輔弼更了不得,那可是泛指當朝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