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磚瓦與水泥(第2/2頁)
章節報錯
王允的水泥廠也只是他自己的一個美好祝願,在西漢這種經濟科技有限的情況下弄個水泥廠簡直是是做夢。他所說的水泥廠也只是一個建議的燒石灰的窯,所做的水泥可能比石灰高階一點,但也只是簡單的由草木灰黃土以及青石燒出的石灰拌勻的木灰水泥。雖然不如現代水泥那麼牢固,但是也足夠他起步階段的基礎建設了。
一到“水泥廠”王允便急匆匆的向著他放石灰木灰的兩個倉庫走去,像極了視察自己領地的小獅子。
看著眼前已經堆滿了半個倉庫的石灰王允再一次感嘆古人的勤勞。
因為這些石灰都是他們從巖山上一塊一塊的敲下來,然後再用大錘打碎最後燒製成石灰,其中的艱辛和汗水不知道付出了多少。君不見一首《石灰吟》的“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人們從中看見了受奸人迫害不屈的精神,可是又是否看表面看出了燒石人的不易呢?
看著現在都還在敲著石頭的村民,明明已經快入冬了,甚至天氣有些許冷意,但是有很多村民卻都是光著膀子汗流浹背的幹著活,不過他們的臉上卻洋溢著滿意的笑容。“大家都停一下,今天水泥廠這裡停工了,趕緊把這些石灰都給我運到竹林去,今天的活幹完我給大家殺頭豬慶祝慶祝。”
。。。。。。
隨著各種建築材料的送到,王允運量很久的造紙計劃也提上章程了。起步總是很難的,但是五歲的王允一直在咬牙堅持。來福旺財不明白,村民們也不明白。
有時候李氏也叫他注意休息別把自己弄得太累,天塌下來還有父親母親。來福旺財閒暇也問過王允,“按道理公子就算只憑借白鹽用不了多久便可以富可敵國的,但是公子卻一直在搞很多很多東西。一天起的比一天早,睡的也一天比一天晚。一個五歲的孩子整日奔波在外,不說那些聲色犬馬的貴族子弟,那怕只是農村孩子五歲恐怕也只會在土裡玩泥巴吧。公子每天這樣忙碌為的是什麼呢?”
他們不明白,但是王允知道自己是為了啥。五胡亂華、揚州十日、南京南京。以前王允看史書讀到王莽竄汗失敗總覺得歷史上的一大損失,這樣一個重科技,行農業,修改人性律法的他的失敗讓王允一次次的希望歷史上要是沒有劉秀多好。這個最類似穿越者的漢相,傾盡所有去使時代變得更好,但是被他人所不解。王允決不允許這種事發生,他要把那些以後會給這個民族帶來巨大傷痛的危機扼殺,而最好的辦法就是讓這個民族永遠走在時代的最前列,所以他不停的努力。
不自覺的王允在他們的細語中想到了很多,好像在曾經那個時代有人曾問80 90除了啃老還能幹嘛?
但是512牽動全國的心,那些日夜不停奔波在抗戰最前線的人是他們,80為主。時光荏苒,十二年後新病席捲全國,那一群人再次佔了出來,不過這一次是90為主。
王允記得自己以前在家裡看見這些報告總是感覺內心一陣震顫,情緒激昂時甚至可以感受到眼眸溼潤。有時候他也希望自己能是那一群人中的一員,可是更多的時候他發現自己只能在背後給他們加油。
可是當王允來到這個時代他發現自己可以做很多,他可以提前讓這個勤勞可愛的民族走在世界幾千年。也許自己勢單力薄,但是幸運的是自己來日方長。他想過自己一個人能做什麼?他也自我懷疑過,可是當鹽場開工那一天那些村民臉上幸福的笑容給了他堅定的信念。隨後每當雞叫時分他總是被莫名吵醒,隨後又昏昏睡下。而當陽光照進窗戶他又會再次醒來,並且隨著陽光堅定的走下自己的床。
甩了甩腦子裡亂七八糟的想法,大聲的告訴在場的村民。“今天,我們所建的這個房間是一個用來造紙的,或許你們不知道什麼是紙,但是我可以告訴你們。紙和竹簡差不多,我們可以在上面記錄文字、書寫文書、傳播文化。他可以讓更多的人有書讀,甚至包括你們的孩子。他可以承載偉人思想,知識經驗,為我們留下先輩的豐功偉績。紙,會是我們這個民族一個時代的轉折點;紙,姑且叫他文明的承載者吧。或許你們不相信,但是你們記住今天你們建造的這個地方它必將被載入史冊,名傳千古!”
王允在哪裡慷慨激昂的說著,但是下面的村民們確是一個個懵著臉的看著他。
路人甲:“公子在說什麼?”
路人乙:“給我們介紹紙呢。”
路人丙:“別說話,我們好像可以名傳千古。”
路人丁:“。。。,公子說的是這間房子。”
路人丙:“哦”
看著面前帶著些許議論但卻一臉懵逼的眾人王允扶頭在心裡悲慼到:“我太難了。愚民,一群愚不可及的民。浪費我半天口水。”
看了看大家王允無奈到,“總之,紙是很厲害的東西就行了,今天你們建的這間房就是用來造紙的。”
想了想王允也在心裡下了一個決定,“一定要建個學校,一定要有人懂我的思想,開春我把這事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