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些想法在我看來是極好的,不過你的家臣們說的也對。這事不是你們該去做的,起碼不是現在的你能去做的。”

劉啟看完王允給他的軍校籌備計劃後對著王允說到。

然後又接著打趣到:“你這小子,你這是掛羊頭賣狗肉呢?

打著籌備軍校的幌子把手伸進我大漢軍隊裡了,要是前幾位先帝那不把你剁了我都不信。”

“呵呵,”王允有些尷尬的陪笑。

“好了這件事暫時打住吧,我是不會讓你去做的。以後有機會的話你可以和徹兒討論討論,我老咯,沒那麼多精神去弄這些亂七八糟的事了,我只想安安穩穩的再活個十幾二十年然後把大漢交到徹兒手裡就行。”

“不是,姑父你還年輕,你完全可以多給徹弟多做些許事的。況且關於這個軍隊思想的事我覺得是真的是刻不容緩,我這些年來也去過不少地方,很多的地方的官兵們雖同百姓談不上勢同水火,但是大家之間大多數都有這或多或少的隔閡。

普通士兵還好,那些頭目軍官欺人的事我卻是經常聽說。這樣的軍民關係如果不處理好的話日後必定會成為我大漢的隱患。而且。。。。。。”

“打住打住打住,別說了別說了,我是真的管不動了。”劉啟無奈的叫停王允。

王允看了看劉啟的神情,見劉啟很認真的看著他。

接著好似想到了你什麼,“姑父身體越發不好了?”

“嗯,這尤其是最近夜晚經常多夢失眠,處理政務也經常感到力不從心。雖然你給我的那些調養方法我也在用,不過,哎,不說也罷......”

聽見劉啟的話王允默然。

王允對於醫術一到從前並沒有深入瞭解,最多的只是一些簡單的急救或者是偶爾讀過幾本醫書。

劉啟的情況他也分析過,最後總結下來只有四個字。“積勞成疾!”

見王允沒說話,劉啟開口說起來自己的故事。

“大漢建國百年以來,大漢一直與民修養。這些年來大漢繁華了,百姓富足了。可是那些心中有著“抱負”的人也越來越多了。

我這一生削除諸侯封地,平定七國之亂,鞏固中央集權,勤儉治國,發展生產。

用你的話來說就是堅定貫徹的落實了先帝們的思想。但是我覺得我能做的也只有這些了。”

說著說著他開口問王允,“小允,你覺得我做的這些夠多嗎?”

王允一愣,突然之間竟是不知道怎麼回答才好。不過他還是說了說自己心中的想法,“姑父這些年的這些所作所為可以說得上是一位明君了,姑父對大漢做的夠多了,應該好好修養下自己身子。”

想了想王允又接著說到:“可以的話再考慮下落實我的些許不成熟想法就更好了。”

聽見王允的話劉啟剛放到嘴邊的茶杯突然就停了下來,而後劉啟緩緩將茶杯放下。

“我看你是教書教瘋了,小時候我還覺得你是個人才,怎麼連這點大局觀都沒有。

我問你,你現在憑什麼去做你的這個,,,這個這個,,,”

王允:“《大漢軍校籌建》”

“哦,對。你這個所謂的《大漢軍校籌建》你知道要花多少錢嗎?你知道這要耗費多少財力物力嗎?你的那些個家臣的話你是聽不懂還是怎麼的?”

“呃。。。”王允有點懵了。

“他們不就是擔心姑父你這裡出問題嗎?所以我才來問問,我大概算了一下,如果你這裡鬆口的話憑我漢興商盟,我估計三年內可以落實下來。

到時候的軍隊一定是嶄新的軍隊,大漢軍貌一定煥然一新。每一位大漢子民都會去愛戴軍人,而每一位軍人也都會真心實意的為國家做貢獻。

姑父不想看見這樣一個軍民一家親的和諧社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