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函谷關(第1/2頁)
章節報錯
“公子,袁盎大人被殺了,有風聲說是梁王殿下動的手。現在朝中上下為了這事現在已經亂成一鍋粥了,並且太子殿下還主動請纓想去調查這件事,明天就出發了。”在長安王府裡司馬相如對王允說到。
公元前153年,夏天,四月二十三日。劉啟封長子劉榮為太子,同時也封劉徹為膠東王。但無奈攤上一個十分想做皇后,卻又十分無腦的母親的母親慄姬最終被廢。
公元前150年,冬季,十一月,太子劉榮被廢。貶為臨江王,不就後慄姬鬱鬱而終。
正因為太子被廢梁王劉武覺得自己機會來了,找著各種藉口回長安,希望劉啟能執行當年對他的戲言,讓他做儲君。
劉武帶興而去,敗興而歸,這其中自然就是因為袁盎了。一手祖制如此,便死死的將劉武攔在了儲君位前就是上不去,那怕竇太后撒潑也被以他帶頭的官員最終說服。
雖然劉武回去了,但是也讓劉啟看見了自己這個弟弟心中的野望。
同年四月十七日(漢朝十月為年尾。),王美人被封皇后。四月二十七日,劉徹也登上了太子之位。
這其中王美人也有用過些許不光彩的手段,甚至劉榮也被他們給弄死了,不過王允卻沒有因此去厭惡她。因為在王允看來,這樣的結果符合歷史,同時對自己也有利。他沒必要慈悲為懷的去為一位不相干的劉榮申冤、出力。
劉武要回梁國了,不過在他回去的時候他的智囊團發瘋了。
劉武手下兩個智囊團又出動了,一開始他們鼓動劉武爭取儲君之位。因為袁盎阻撓,沒有成功。
兩人一商議下來,“怎麼辦?”
“這傢伙讓我們不爽快,我們肯定也不能讓他爽快了。剁了他!”
然後兩人向劉武報告,劉武一聽這兩個傢伙的主意。“對啊,這傢伙讓我不爽我也讓他不好過。”
七月,劉武回梁國了。不過他的兩個智囊團頭子羊勝和公孫詭卻留了下來,苦苦尋覓三個月他們總算有機會對袁盎出手了,不過所派去的刺客卻不是很盡責。一方面他崇拜袁盎,一方面他又有使命在身。折中一下,他給袁盎交了低,給袁盎一個留下申冤的機會。
一夜之間整個漢朝十數位大臣接連喪命,整個朝廷都沸騰了。
正因如此有了太子劉徹請纓調查梁王一事。劉啟對王允還是很照顧的,讓周亞夫和衛綰(wan,三聲)同他前去睢陽捉弄羊勝等人。同時被帶去的還有王允。。。
現在王允很頭疼,本來他在家裡呆的好好的。甚至聽說這件事後連皇宮都沒去了,不過就在司馬相如告訴他這件事不久後劉啟的詔書就來了。
說是詔書倒不如說是口諭,就是叫他陪同劉徹兩人同去睢陽,順便讓他張張見識。
王允心中是拒絕的,別人不知道竇太后多疼梁王他還不清楚嗎?幾年前竇太后眼睛好了就是將當初梁王送她的那些東西翻來覆去反反覆覆的觀看摩擦,歷史上還記載因為處理梁王的事這老人家絕食幾天。
王允是真的不想趟這趟渾水,不過劉啟卻是絲毫機會都不給他。
這是關東平原最冷的日子,風每天從南山頭颳起,掠過平原,把滔滔東去的渭水凍成堅冰。只有獵獵的旌旗告訴東去的隊伍,戰爭就在眼前。昨天,他們還在長安城外舉行了短暫的開拔儀式,今天就已經賓士在兩山夾道的函谷關外了。
王允的車駕走在衛隊的中間,劉徹這位身披狐裘、捧著木炭手爐的太子現在正依偎在衛綰身邊。
本來應該是劉徹的車架在衛隊中間的,不過因為劉徹非要與王允共乘一座最終讓王允的車架走在衛隊中間去了。
周亞夫等人一開始是反對的,不過體驗到王允車架的舒適與溫暖最終同意了。不過出於對太子的不放心,最終衛綰也跟著進來了。
劉徹還沒脫離稚氣的眼睛很不安分,時不時想掀開窗簾。每到這時候,衛綰總是很謙恭地以臣子的身份,又帶著長者的溫厚勸他:“外面太冷,殿下身體要緊,此去還有很長路程,千萬不能染上風寒。”
相較於劉徹王允就令人十分放心了,車架平穩,保暖也到位。擺了一個適合的姿勢呼嚕嚕的就打起了噸,絲毫不用衛綰操心,當然衛綰也不會操心他。
看著呼呼大睡的王允劉徹有些許不明白,自己這位表哥怎麼瞌睡那麼多呢?從早上上車就一直在睡,都走了半天了感覺就像永遠也睡不夠一般。而且對外面的冰天雪地的世界居然一點都不好奇了?
王允其實是裝睡,出發前他就打定主意了。這一路能睡就睡躺好就行,絕對不多出力,絕對不多嗶嗶。到時候竇老人家生氣應該也不會生到我頭上來。
王允是不知道劉徹的想法,如果知道的話一定會耐心的告訴他。“不好意思你個弟弟,你覺得新奇的東西你哥哥我五歲起每年都在看了。”
劉徹正想著突然前軍司馬來報,說已經到函谷關了,函谷關守將李息正在外迎候。
劉徹早被憋壞了,聽說守關將領在外迎候,他立即放下手爐,跳下車來。他抬眼望去,這函谷關果然地勢險要,兩邊峰巒疊嶂,直插雲天,山上林深路隘,關城就築在兩山之間,恰似一隻猛虎,雄踞在千里馳道上。劉徹向衛綰問道:“當年秦皇就是從這裡去山東巡視的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