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分享:“我們可以浪費時間,但是我們不可以浪費生活。我們可以把時間浪費在喜歡的事情上,但是我們不可以困在自己討厭的生活方式裡。”

——《生命中最簡單又困難的事》

“允兒來了?”

王允和劉啟剛步入建章宮就聽見竇太后中氣十足的聲音。薄太皇太后逝世後本來竇太后應該搬去重華殿的,只是她覺得在建章宮住習慣了便不允,劉啟本就是孝子,自然不會忤逆她的意思。

“來了,一年多未見祖母依舊那麼年輕呢。”

“哈哈哈,你這小滑頭。”竇太后笑罵道。

“昨日聽皇上說你給我準備了禮物,也不知是什麼禮物啊?皇上可是知曉?”竇太后眯著眼問到兩人。

“這個兒臣卻是不知,這小子一直都瞞著兒臣。”劉啟無奈的說到。

“嘿嘿,祖母請看。這就是我給你準備的禮物。”

說著王允就把自己放在懷中的小盒子遞到竇太后手中。 竇太后依稀可以看見王允遞上來的是一個四四方方的小盒子,但卻不明白這東西有什麼用。

“此物是啥?”

“祖母,這是眼鏡盒,裡面裝著的是眼睛。祖母還請勿動,讓孫兒給你帶上。”

說著王允便開啟盒子,從中拿出一副有著兩個玻璃鏡片,框架卻是木質的眼鏡緩緩給竇太后帶上。

竇太后其實一開始還以為是裝飾品,不過隨著眼鏡完整的罩在自己眼上世界變得清晰可見她震驚了。

“這是何物?”竇太后顫聲問到。

“祖母,這東西叫眼鏡。這是運用望遠鏡原理製作的,其中我也不知若何,只是覺得應該對祖母有用便造了出來。至於望遠鏡待會兒你可以讓姑父給你看看。”

王允還記得一次同竇太后在院中望雪時竇太后感慨長安城的恢宏,但是近前的東西她看著卻是一片模糊。

王允便猜測竇太后只是犯了老花眼,就是看遠處的東西問題不是太大,但是看近處的東西卻是十分模糊。

為此當槐裡造出玻璃以後他便和自己所教導的那堆“中學生”一直在研究老花鏡。王允心中也只知道老花鏡是凹透鏡,也僅有一個模糊的概念,為了造出老花鏡他可是整整花費了三個月的時間。

因為不清楚竇太后眼睛的度數他還製作了多副眼鏡,大概猜測一番他便帶了三副眼鏡就來了。不過看樣子另外兩幅好像是用不著了。

“祖母現在有什麼感覺?”王允輕聲問到。

“好,前所未有的好,真不知道你這腦袋瓜子裡裝的是什麼?”說著他溺愛的揉了揉王允的小腦袋。

劉啟如果不是瞎子自然就明白了竇太后此時的狀態,“孃親眼睛看得見了?”

“嗯,老身做夢都沒想到還會有可以再重新看見的一天。小傢伙你可是真的給我太多驚喜了。”

然後竇太后對著劉啟招手到:“啟兒,過來,讓孃親看看這些年你變了沒有。”

劉啟聞言也不拖拉,快步走到竇太后身前跪坐而下。竇太后看著眼前頭髮以及鬍鬚依稀可見幾根銀絲的劉啟大為觸動。

“這些年,吾兒辛苦了。”

“兒臣無礙,孃親這些年才是真的辛苦了。兒臣為了孃親的眼疾夙夜憂嘆,今日孃親得以重見光明兒臣也放心了許多。”說著說著劉啟的眼角竟有這些許溼潤。

“娘知道,娘都知道,這些年你四處尋找醫工醫匠為娘都是聽在耳裡,急在心裡,不過現在好多了。來,讓娘看看,快十多年沒好好看過吾兒了。”

兩人在一邊“卿卿我我”,看的王允直起雞皮疙瘩。好一會兒才結束。

“哦,對了,允兒今年有什麼新奇玩意對我大漢百姓有益嗎?”待到兩人訴完苦後竇太后開口問到。

“豈止有益,簡直是大大的有益。今年他不僅創造出一個戰爭利器,而且改進了耬車,大大提高了百姓們的種植效率。不過最讓我驚奇的是他居然發現培育了可在冬季種植的小麥。九十月種植,來年四五月即可收穫,不僅不用擔心蟲害,而且聽說產量相比於一般小麥也高上不少。”

“冬季種植的小麥?”竇太后輕聲低語。

隨後思緒便回到一年前王允發呆那會兒。

竇太后:“你為何對給我講故事如此心不在焉啊?”

王允:“孫兒在想為什麼沒有一種能夠冬季種植的作物可以讓我大漢子民的田地冬季也可以種植呢?”拉回思緒竇太后沉默了,尤其是在聽見冬小麥只是野生的,只是因為沒有人培育之後更是無話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