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合道?】(第1/2頁)
章節報錯
整個朝堂,上下官員,竟然都支援王道分封建制。
本來已經統一的天下,又要分封出去。
這可是嚴重的開歷史倒車!
如果不是當初李斯提出,應該將郡縣制推行到全天下。
那麼秦國,將會成為第二個周王朝。
始皇帝當年顯然是不願意施行分封制的。
所以推行了李斯的郡縣制主張,並且讓自己所有的兒子都留在咸陽,絕不外放。
更是沒有明立太子。
那次朝堂分歧之後沒多久,李斯就替代王綰,成為了秦國丞相。
對於馮職來說,他是完全支援秦國秦法立國和郡縣制的。
雖然也會贊同秦法之中有些刑罰過於嚴苛,但本質上來說,卻是抵制儒家仁政那一套學說的。
聽到長公子想要開辦學校,讓天下黔首都讀書認字。
馮職首先便想到了儒家仁政的一些主張。
早些年便聽說,長公子扶蘇是傾向於王道仁政的。
所以馮職變得很警惕!
嬴扶蘇卻擺了擺手,沒所謂地說道:“本公子不推崇任何一家學說,也不貶低任何一家學說。仁政,扶蘇可以支援,不過這王道,卻並不感興趣。”
馮職有些疑惑,他聽不太懂。
不推崇任何一家學說?
這又是什麼意思?
卻之間嬴扶蘇接著說道:“以儒道治學,使天下萬民開智,世人皆能明理;以法家治國,使上令下達,天下歸一;以兵家治軍,使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以墨家治工,讓奇妙技巧,利惠萬民;以農學治田,使田產豐盛,穀物盈倉;以水工治理江河,使水利井井有條,天下無凶年!凡能如此,才是天下大同!”
馮職瞪大了眼睛,一副不可思議的神情。
長公子這番言論,從未聽人說過。
從春秋禮崩樂壞,百家爭鳴開始。
各家都是為了各自的學說和主張,鬥得頭破血流。
但凡有學識之人,大都是拜師學習出來的。
他們從一開始就接觸自己師長的學說。
並且有了一種先入為主的觀念。
甚至產生了所謂的門戶之見。
對於其他家的學說,並不深刻了解,所以也便不服。
以前可從沒聽說過,能有一人將這些學說全都統一起來。
一個小兒,從一開始公正公平地學習各種知識。
馮職心中震撼,長公子竟然有合道的野心!
可……
這合道哪裡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呢?
這麼多的學說,常人又哪裡學得過來呢?
馮職搖了搖頭,說道:“各家學說,都有自己的道統,誰會甘心做小?想要將各家學說,如此統一起來,怕是不易。別的不說,光是儒家那些儒生博士,就不會同意的。秦國維護秦法的大臣們,也不會支援的。況且,諸子百家,常人又怎麼可能學得過來呢?”
嬴扶蘇聽了這話,頓時有些冷笑:“呵呵,他們不會同意,是因為他們尊貴太久了。”
“天下讀書人不多,他們便是讀書人心中的領袖。於是不管是哪個國家統治天下,都還需要用這些人去治理。所以也就滋生出來一種迷之優越感,覺得上至君王,下至臣民,都應該聽他們的。他們要和皇帝爭權,又要保持自己在黔首庶民中的優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