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譚接下來的十天什麼也沒做,就是給兒子加油。

兒子的球隊也爭氣,前五天一路過關斬將,順利殺入八強。

接著是淘汰賽,八支球隊分成四組,兩兩廝殺。

兒子球隊首站告捷,殺入四強。

接著再次淘汰對手,進入決賽。

決賽打得很辛苦,連著兩個加時,最後以二分惜敗。

兒子從球場上下來後趴在爸爸身上哭了,哭的很傷心,很不甘,說他最後那個三分球要是進了就贏了,就是冠軍。

老譚安慰兒子,說你是好樣的,最棒!

十天的比賽結束了,老譚徵得教練同意,略盡地主之宜為家鄉球隊慶功,捎帶著給兒子爭面子,當天晚上在喬姍的私房菜館宴請了整個球隊。

第二天球隊集體遊玩,老譚沒資格參加,便問兒子需不需要錢買點啥。兒子說來的時候媽媽給了二百零花,他在賓館只買了瓶飲料,還剩下一百九十五,不用。

老譚還是給了兒子五百,叫他看著啥好買點啥,拿回去也是個紀念。這倒提醒了兒子,馬上羅列出好幾個要給買禮物的人來,叫老譚幫著參謀參謀買什麼好。

老譚說蘇州的絲綢好,可以給媽媽、英子姑姑、若曦、李大娘、豔華乾媽等人買紗巾、圍脖之類的,同學則可以買筆筒、竹簡之類的小物件。

最後說:“你看著買吧,絲綢一條街上啥都有,都是賣紀念品的,價格也不貴。”

“你要啥不?爸。”兒子問。

“爸就不要了。”老譚說。

“還是給你買點啥吧,給他們都買了不給你買不好。”兒子笑道。

“臭小子。”

“買完不能給你了,我們晚上的飛機,半夜到家。你啥時候回家我啥時候給你。”

“好!”

送走兒子,老譚感覺空落落的。

說實話,這是他這些年陪兒子時間最長的一次。

這些天除了給兒子吶喊加油助威外,還把兒子在球場上每一個精彩瞬間都用手機記錄了下來。每天回到四合院,吃過飯後都要拿出手機翻看,翻看時有著感動。

感動的不是照片中兒子的帥氣、神勇和無所畏懼,而是為不知何時長大的兒子竟如此優秀而感動。

兒子從小長這麼大自己幾乎沒怎麼管過,所謂的管也就是掙錢、給錢,再掙錢、再給錢。別的沒什麼了,他也想不起什麼。

兒子十五,十五年和兒子在一起的時間加一起不到兩年,說出來都丟人。

在他的內心深處有著對兒子說不出的愧疚。

兒子非常優秀,懂事的叫人心疼。

雅茹今天親自帶趙敏和麵,趙敏顯得有些緊張。

雅茹說:“不用緊張,面和水的比例是固定的,只要記著什麼時候往裡加鹽,什麼時候往裡加大油和蛋黃素就行。看著我咋整。”

雅茹熟練的操作著,一邊操作一邊講解。

“往外取面的時候記著把保險開啟,以防萬一。”雅茹說。

“嗯。”趙敏點頭,然後把和好的麵糰取出。

雅茹叫趙敏把麵糰放到壓面機的入口處,然後指著裡面的兩個實心鋼輪說:“看著沒,這間隙是調好的,不用再調。溜條的時候千萬注意安全,不管麵糰咋卡也不能把安全罩開啟用手往裡塞,這是規定,記住了。”

“嗯,記住了。”

“壓面機最容易出事兒。”說到這雅茹下意識的去看趙敏的頭髮,見趙敏的頭髮都規矩的扣在帽子裡,放心的說:“頭髮一定要扣在帽子裡,要不然幹活的時候貓腰,頭髮跟著面進去就完了,輕的掉兩縷頭髮,重的能把頭皮帶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