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佛渡有緣人(第2/2頁)
章節報錯
吳主任說:“不知道,像你這樣大修行之人就是佛。”
大德微笑一下,看著眾人。表情並不高深,平淡中帶著鼓勵,意思是誰知道說說。
老譚說:“世人皆有三分佛性,老百姓講話人即是佛、佛即是人。什麼是佛?覺者悟者,覺悟了的人就是佛,反過來說什麼是人?就是還在痴迷的佛。師傅修行的應該是密宗,以苦修覺悟為功。其實佛法大同,都是導人向善,叫人離苦得樂。看似清修苦,其實已覺悟。”
大德眼睛一亮,驚訝於老譚對佛的理解,又問:“譚師傅對修行怎麼理解的呢?”
“其實修行都一樣,只不過出世入世而已,在功德上沒什麼本質區別。看透世事,出世修行,以大智慧引導眾生是功德;同樣,用出世的智慧做入世的事,幫助眾人,行善積德,亦是功德,也是修佛。如何修行全在人心而已,人活著就是一場修行。”老譚說。
大德臉上有了興奮之色,沒想到一個廚子竟能說出這番話,有些修行多年的僧人也沒有這麼深的理解,笑道:“看來譚師傅跟佛有緣。”
老譚笑笑說:“佛門不就講究緣份嗎,自有緣起,又有緣滅,管緣起就有二十二種之多,若說因果,咱們還真有緣,我不就是還在痴迷的佛嗎。”
眾人都笑了起來。
笑過之後大德問:“譚師傅是不是研究佛法?”
“不怎麼研究,看過本介紹佛學的書。佛教是咱們中國第一大教,從小就耳讀目染,懂事的時候知道啥是燒香拜佛,就是不研究聽也聽的差不多。我對儒釋道都喜歡,全是國學,多學點沒毛病,老祖宗留下來的,都是好東西。”老譚說。
“譚師傅悟性好,要是修佛就厲害了。”大德說。
“師傅著相了,我這也是修佛,只不過入世而已。”
大德笑笑,“著相了。”然後說:“我在呼市觀音廟修行,譚師傅到呼市一定找我,咱倆好好嘮嘮。”
“好,有機會一定去。”
這時吳主任笑著說:“看來你倆是佛門中人呀。”
老譚和大德嘮了些佛學上的事,他對經文一點不懂,只是對佛的理解還算不錯,倒也能嘮到一起去。
我們中國人對佛都能嘮上兩句,只不過深淺不一而已,再不就是迷信多些。其實佛學是門學問,並不玄乎,只不過被世人所信仰,進而有了盲目著魔之人,才有了迷信。
吃喝完畢,大德臨走時把手上的一串佛珠送給老譚,叫眾人羨慕不已,尤其是吳主任,他知道那串佛珠胡院長跟大德要了好幾次都沒給,沒成想就這樣給了剛見面的老譚。
真是佛渡有緣人呀。
客人全部離店之後,老譚檢查完廚房煤水電的關閉情況,然後回了寢室。
王紅在給他換床單,見他不像每天的醉樣,感到新奇,說:“今天這出息呢,沒喝多。”
老譚說:“今天跟一個大德論道了,他不喝酒,別人也沒咋喝。”
“大德?什麼大德?”王紅問。
“就是喇嘛,和尚。”
“哦,還能跟和尚嘮到一起去?人家和尚不喝酒、不殺生、不吃肉、不近女色,你能呀?你是五毒俱全。”王紅說完笑了。
“我是酒肉和尚,入世修行。對了,大德還給我一串佛珠呢。”老譚把佛珠遞給王紅。
王紅接過看了一下交到老譚手裡,說:“你是跟人家有緣,保管好,別弄丟了,別大方的給人,這是開過光的,一般人整不著,好東西。”
“就是串珠子,你要給你,沒帶的習慣。”
“給你的給我幹啥,不帶就收起來,別隨便給人,聽著沒。”
“嗯。這床單剛洗沒幾天,你也不嫌乎累。”
“一個星期了,正好我也洗床單,一順兒。別躺在床上抽菸,全是菸灰,睡著了菸頭不掐,能給你燒著了。”王紅指著換下來的床單說,上面有菸灰落下後形成的印記。
老譚哼哈答應著。
王紅問:“上兩天說你媳婦在家買房子,買了嗎?”
“還沒,說是這兩天又看了一個,買的話能給我打電話。”老譚說。
“你媳婦真厲害,自己就能買房子。”
“厲害著呢,我家一把手。”
王紅笑笑,拿著床單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