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座的每個人都出去過,並且不止一次。每次出去回來都像換個人似的,精神煥發幹勁十足,比以前更厲害。

這就是學習的好處。

給脖子以上的腦袋投資一定勝過臉蛋,因為一個是充電,一個是造假。

這個提議得到大家一致認可,當場作出決定,從八月份開始分批次送中層管理人員出去學習。

忠清提了一個裝置問題。

現在各店煮餃子鍋是燃氣大鍋,裡面分三個格,一口鍋可以同時煮三種餃子。按理說也可以,只是和現在新出的煮餃子裝置比就相形見絀了。

現在煮餃子裝置是電動組合式的,分四眼、六眼、八眼、十眼不等。每個單眼都是獨立水源火源,可以煮六十個餃子,並且帶鍋蓋,煮出的餃子效果比大鍋好。

“咱家現在是大鍋,客人要一份餃子也得把整鍋水燒開,浪費燃氣。等新出的不用,都是小鍋,水少,一會兒就燒開了,一點不浪費。

另外還有一個好處,帶不錯單子。一鍋一份餃子,單子直接貼到鍋蓋上,不帶錯的。像咱家動不動就帶錯,哪天都得白煮兩盤。”忠清說。

“你說的這個我也考慮了,確實挺好,別的不說,不鏽鋼的,瞅著就乾淨,另外還沒噪音。”老譚緊接著提出關鍵問題:“主要得使用動力電,換的話得去增容,要不然不行。”

忠清說:“老大,你說的是一代產品,需要動力電。現在新出的不那樣,已經智慧了,咱家也能用。”

“是嗎?這我還沒注意。”老譚說。

“是,也是三相電,但不那麼高,分高中低三個檔,高檔旺火煮,中檔正常,低檔保溫。拿八眼爐打比方,只要不是八個眼都開高檔,咱家電夠用。”忠清說。

“要這樣還行,買一臺試試,行的話就全換了。”老譚說。

這時,一直沒吱聲的徐姐開口了。

“你們說的這些都好,我都支援。但得提醒一下,這些都要錢,並且是純利潤,沒一百萬下不來,這還是保守估計。”

猶如一盆冷水澆在升起的火苗上,大夥都冷靜下來。

是呀,租辦公樓、裝修、外出學習、更換裝置,哪樣都要錢,沒錢不行。

“徐姐,咱家賬面上現在有多少錢?”豔華問。

“不多不少,一百萬,也就是說從一月份到現在咱家只賺了一百萬。”徐姐說。

聽說有一百萬,老譚和豔華都露出驚喜。

“一百萬不少了,咱們不是還開業兩家店嗎。”豔華滿足的說。

“可是還有三家店正裝修呢,天天都要錢。”徐姐提醒道。

“沒事,不天天進錢嘛。”豔華笑道。

徐姐無奈的搖搖頭,嘆著氣說:“你可想好了,別到年底看不著錢,到時候怨我。”

徐姐守財奴的樣子把大夥逗笑了。

豔華說:“沒事,我和燕子、老譚都不是認錢的人,再說咱們這是投資,又不是瞎花,不帶打水漂兒的。”

“這幾年是沒見著錢,但不是有店嗎,那都是錢。”老譚笑道。

豔華有些感慨的說:“這說起來了,我和燕子剛開始打算開飯店的時候,根本沒想到今天,也不敢想。就想開個小飯店,只要不賠錢就行,好有個營生幹。

我倆還想呢,一個月別多掙,五千就行,五千不行三千也可以,總比給別人打工強。有今天多虧了老譚,沒他可能都開不起來。”

豔華感激的看了老譚一眼,接著說:“錢這玩意有多多花,有少少花,沒憑據。我和燕子、老譚和大夥兒一樣,都拿工資,一個月一萬,足夠花。當初五千塊錢就知足,現在一萬了,有啥不知足的。”

豔華開心的笑了笑,繼續說:“咱們只要按時給員工開資,叫他們吃好住好工作好,在這趕在家似的,不罵咱們就行。到年底論功行賞,發發獎金,都高興比啥都強。

說實在的我知足,這兩年是沒咋賺錢,像老譚說的,沒看著錢但有店,說明咱們一直在發展,在進步,在壯大,這才是咱們要的,也是共同目標。

在投資上我和老譚的想法一致,不心疼錢。不管對人對物,只要正確就投。我現在也進步了,透過學習弄明白一件事,積累財富有兩種方式,一是把賺來的錢存銀行,看著卡里的數字偷著樂;一是繼續投資,看著事業越做越好。

其實事業就是財富,和過日子一樣,苦巴苦攢沒的那天帶不走一分一厘,還不如活著的時候乾點啥,不論賠掙,只為活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