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武川之行(第2/2頁)
章節報錯
三個人看了一會兒,古毅和老譚每人抽根菸,過過煙癮,然後上車繼續往武川趕。
到了武川之後先是在展覽館會議廳開了短會,參加會議的有五十多人,除了招商局的外都是呼市來的生意人、小企業主,像老譚這樣搞餐飲的就他自己。
當然,他也不是來招商的,主要是奔著“後山一絕”來的。
會議結束後大家來到展廳。展廳裡很多本地的生意人和小企業主都擺好了展位,向參觀的人熱情的介紹自己的產品,並不時地發著名片。在他們看來這些呼市來的人都是財神爺,萬一有相中自己產品和專案的那就妥了,稍微投點資就行。
他們缺的是資金。
也許他們會失望,這些來人中真正抱著投資目的的沒幾個,大部分都是過來看看,走走過場。
古毅和王董是代表商會來的,此時正和主抓這次招商會的副縣長以及招商局的領導熱情而親切的交談著,說著空洞兒但聽上去非常場面的話,不時的傳出模式化的笑聲。
老譚一個展位一個展位漫無目的的溜達,慢慢走到農副產品的展區,一個展位吸引了他。
這是一個賣雞蛋的,展位上方打著“白山蟲草雞養殖基地”字樣的橫幅。
蟲草雞?
挺新奇。
老譚首先想的是還有拿蟲草養雞的?那雞得值多少錢?蟲草可是上萬元一斤呀。轉而笑了,心想不可能用蟲草養雞,應該是散養的溜達雞,在山坡草地上吃蟲子的那種。
走到近前,看清楚展牌介紹,確實是散養的小笨雞。展位上擺著的雞蛋一看就是笨雞蛋,摻不了假。
於是就和展位攤主聊了起來。
攤主四十多歲,姓白,很魁梧的漢子。當過兵,復員後在家務農。前兩年承包了一處荒山,養殖新品種草原小笨雞。要說他承包的荒山老譚在來的路上經過過,就在那家農家院前面。
“我家的蟲草雞純散養的,兩千多隻,在大山裡頭,一點飼料不喂,吃的都是山上的草籽、小蟲,喝的是山泉水,一隻雞最大的也就三斤,平均二斤半。下的蛋是純笨雞蛋,好吃得很,市場上根本買不著。”白老闆向老譚介紹。
“雞蛋多少錢?”老譚問。
“六元一斤。”白老闆說。
“夠貴的,市場上雞蛋三元。”老譚笑道。
“那是啥雞蛋,跟我這沒法比,你吃一回就知道了,我這是純笨雞蛋。”白老闆馬上說。
“雞呢?多錢一隻?”老譚問。
“五十八。”
老譚在心裡合計一下,一隻雞按二斤半算,五十八一隻,合二十三一斤。市場上小笨雞十八一斤,貴出五塊。
“你這雞可夠貴的。”老譚說。
“你不知道譚總,我這是新品種草原雞,長不大,長得還慢,一年才二斤半。你也知道,雖然在山裡散養,看著是不用喂啥,夏秋行了,冬天呢,春天呢,山上啥也沒有,得喂糧食呀。另外山上啥都有,我這兩千只雞是三千隻剩下的,其餘的都叫狐狸、黃鼠狼、還有狼吃了。另外還有偷雞的,看不過來。”白老闆一臉沮喪的說。
幹啥都不易呀。
老譚倒是有試試這蟲草雞的意思。
現在餃子館用的雞是下架雞,吃著也行,但沒散養的小笨雞好吃。他也試過在市場上買的裝在籠子裡的小笨雞,試完之後和下架雞一樣,沒啥區別。
小笨雞是小笨雞,但養法不一樣了。都按養雞場的方法養,喂飼料激素,外觀上分不出來,但肉不行,一口就能吃出來。
細想想也是這樣,現在農村富了,養雞的少。就是養也是養幾隻自己吃,誰還拿出來賣?所以說市場上賣的那些都不是正經八本的小笨雞。
市場上沒有,飯店賣的能是真的嗎?
當初在甘旗卡的時候選中了一款草原雞,兩年後斷貨了,養雞的說不掙錢,不養了。
老譚一直想找一個能長期供貨的小笨雞。做的是餃子館,賣的是東北菜,小雞燉蘑菇必不可少。要想把它做好了,沒有小笨雞哪行。
但白老闆這雞屬實有點貴,並且能不能長期供貨還是回事。最主要的一點是不知道他這雞咋樣,要是按他說的還真行,可以一試。
老譚問:“你這有殺好的雞嗎?”
白老闆搖搖頭,說:“沒有,今天我就帶來幾箱雞蛋。”
“哦,這樣呀把你的名片給我,還有你養雞場的位置,有時間我去看看。”老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