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人窮不敢說大話(第1/2頁)
章節報錯
老譚剛和白老闆談完,古毅走了過來,倆人便相跟著出了展廳。
挨著展覽館是莜麥博物館,從展覽館出來的人陸陸續續的走了進去。老譚問古毅進去看看不,古毅說以前進去過,不進了。
老譚便自己走了進去。
莜麥,燕麥科屬,高寒作物,子實飽滿,耐飢餓,秸稈可做飼料。在我國最早種植於北魏時期,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曆史。
莜麥含人體所需的八種氨基酸,蛋白質含量是小麥的四倍,營養價值位於穀類作物之首。
武川是北方最早種植莜麥的地方,以產量高、質量好聞名。
北方嚴寒,古時候很多作物都不適合種植,唯獨莜麥能生長,是當時老百姓的主要口糧。
莜麥磨出的麵粉叫莜麵,莜麵抗餓,所以在晚上吃的話儘量吃七分飽,要不然漲肚。
莜麥對糖尿病有輔助治療作痛,它可以吸收人體所需糖分的多餘部分。同時含有膳食纖維,能夠有效地降低膽固醇。
在粗糧中,莜麥的營養價值頗高,經常吃對身體有好處。比如莜麵魚魚、莜麵窩窩、莜麵墩墩等。自己不會做可以到莜麵館去吃。做莜麵最有名的當屬西貝,人家把莜麵做到了聯合國,為國人爭光。
老譚在博物館裡逛了一圈,瞭解了莜麥的歷史,見到許多種植莜麥的農具,長不少見識。
出來的時候看到展覽館門口停著兩臺大客車,古毅說一會兒上車去參觀大青山抗日革命根據地遺址,參觀完了在根據地的農家院吃飯。
站在古毅身邊的王董顯得很高興,看樣和縣領導談的挺好,臉上帶著成熟女人迷人的微笑。
老譚這時才仔細打量一下王董。
個頭不算太高,在女人中算中等。剪裁得體的旗袍穿在身上很端莊,頭髮一絲不苟,配上精緻的妝容給人一種成功女士的感覺。
面板很白,顯得人很漂亮。說話慢聲細語,有一種叫人願意順從的感覺。和豔華很像,但又有不同。區別在氣質上,豔華端莊中透著堅定,她是端莊中透著若隱若現的風情。
對,是風情,那種長期行走於交際場合的風情,帶著誘惑和危險。
老譚想這種女人離得越遠越好,最好之後再不見面。卻又在心裡笑了,心說和她也沒什麼交集,這次頂多算是同行,以後也沒見面的可能,有點自以為是了。
這時工作人員招呼大家上車,所有人便先後上了大客。
大客先是在縣城環繞一圈,車上的解說員向大家做著講解,詳細的介紹武川的基本情況和風土人情。
整個縣城不大,二十分鐘就轉完了。兩臺大客在城南交通局前上了公路,向東出發,走出十多公里,下公路上山路,這時已經能看著半山腰上飄著紅旗的革命根據地了。
大青山抗日革命根據地是中國唯一的遊擊根據地,曾經給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擊。
整個遺址佔據半個山腰,復原了當初根據地的原貌,裡面陳列著許多當年游擊隊的老物件,用真人比例的雕塑復原了許多過去的場景,充滿了歷史的厚重,走在其中,有身臨其境之感。
處於和平年代的我們遠離了戰爭,我們父輩、祖輩曾經遭受的屈辱與壓迫我們無法體會。但是走進佈滿歷史痕跡的遺址時,眼前會自然浮現出在電視上、電影中經常出現的畫面。浮現的畫面和近在眼前的場景重複疊合,心情不由的沉重起來,身上的血液似乎在慢慢沸騰
一個民族要想不受壓迫,不被侵略,只有強大起來才行。
經歷了五千年風雨的中華民族,有過百朝來賀的繁榮盛唐,有過鐵蹄錚錚的一代天驕。當然,也有喪權辱國的條約和外敵入侵。
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用生命和熱血扞衛了民族的尊嚴。中國,正以一個嶄新的面貌出現在世人面前,史無前例的發展壯大,成為世界嶄新的東方。
為我們的祖國驕傲!
從根據地遺址中出來,此次招商會就剩下最後一個環節——吃飯。
吃飯的地方在山下的“紅色農家院”。由於離得近,所有人都沒上車,向山下溜達著走,順便看看風景。
古毅和老譚為了照顧穿高跟鞋的王董,走的很慢。等他們仨進農家院的時候,大部分人都在飯桌前坐好了。
招商局高局長和主管這次活動的副縣長熱情的招呼三人到最裡面的桌子坐下,這桌有溫州商會副會長,武川縣招商局領導,縣宣傳部的人。
老譚不想在這桌,覺著不自在,但到別的桌去也都不認識,思慮一下便打消了換桌的念頭,心想光吃飯少說話,儘量不說話,以免尷尬。
服務員開始上菜。
高局長首先發言。
“感謝大家百忙之中來到武川參加這次招商會,相信一上午的考察參觀大家都有所收穫。武川是個好地方,人傑地靈,物產豐富,民風淳樸,熱情好客。我們招商局和縣政府推出許多利於投資的好政策,希望大家來武川投資,我們熱烈歡迎!”
大家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