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成都(第2/2頁)
章節報錯
川壩子火鍋經理曹濤,和胡靜與蘇經理相差十來歲,很顯然三人嘮不到一起去,她和三民飯店的小老闆黃宇航走在一起。
黃航宇,二十四歲,剛大學畢業,現在自家飯店學管理。他媽媽是董事長,和徐總要好,這次帶他出來考察主要是讓他見見世面,看看餐飲界的發展現狀。
兩個年輕人在一起有共同語言,能嘮到一起去。
剩下的是徐總他們老闆一級的,走在隊伍最前面,有說有笑的。
四個老闆中花園火鍋的宋總年紀最大,做的也最好,身價過億,屬於大哥。其次是川壩子的張總,目前經營著三家店,年營業額在六千萬以上,不容小覷。然後是三民飯店李總,雖是女士,但每年五千萬的營業額在那擺著,一般人比不了。
歲數最小,規模最小的是徐總,四人中他是小弟。
“晚上就在這吃吧,連帶看看變臉表演。”老大哥宋總提議。
川壩子張總說:“行呀,就在這唄。”
李總和徐總都表示同意。
因為晚上有歡迎會,全國各地來考察的飯店都得派一個代表參加,四個老闆就把相跟著的廚師長、經理打發回去,包括李總兒子黃宇航這個小老闆。
晚上的歡迎會在所住的賓館舉行。
老譚睡醒一覺後被胡靜的電話叫醒,洗把臉,便和胡靜、同屋的王廚一起來到宴會大廳。
大廳裡已經來了不少人,都是參加這次考察的全國各地知名飯店的老闆、經理、廚師長,還有東方美食的組織人員,以及成都餐飲協會的知名人士。
就目前來說,在全國餐飲界東方美食的號召力和影響力是最大的。組織的KTP考察團被全國餐飲人接受,每到一個城市都受到當地餐飲人的熱烈歡迎,很多餐飲界的知名人士都會親臨現場。
可以這麼說,每次KTP考察都是餐飲界的一次盛會。
全國各地的餐飲人聚在一起,實地考察互相交流,學習先進的管理模式和當下流行的菜品,打破了菜系之間的隔閡,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每次考察結束,參加的人都能學到不少東西,交到朋友,整合了資源,拓展了人脈,真正是祖國處處有親人。
出席此次歡迎會的有川菜大師陳松如的徒弟。陳松如大師和老譚的師爺一輩人,同屬國寶級人物。並且親帥弟子到新加坡進行川菜表演,受到國際友人的好評與認可。郭沫若曾說陳老的菜出神入化,是真正地道的川辣子。
陳老一生都在為川菜奮鬥,著有《經典川菜160例》一書,裡面全方位的介紹了川菜的發源、發展,以及聞名於世的經典。
老人家帶出不少好徒弟,徒弟現在也到了花甲之年,提起一個來都是赫赫有名的川菜大師,叫人肅然起敬。
陳松如大師徒弟李老講完話後大家給與熱烈掌聲。
三民飯店小老闆黃宇航挨著老譚坐著,不由的問:“這個李老是不是川菜的總瓢把子?”
老譚說:“差不多吧。”
“譚師傅認識?”黃宇航問。
“人家是大師,我哪有機會認識。”老譚哂笑一下,然後說:“李老是川菜大師陳松如的徒弟,陳松如是國寶級人物,和咱們省城的黃老黃明軒、淮揚菜的陳老陳松齡並稱三寶。都是從民國時期過來的,老手藝人,廚藝精湛,廚德高尚,真正的大師。”
“黃老?咱們省城的?”黃宇航當然不知道老一輩的事,待著探尋的神色問。
“嗯,老一輩人了,現在知道的很少。”老譚說。
“譚師傅見過?”
“嗯,見過,十多年前去世了”
黃宇航對餐飲界老一輩人的事很感興趣,只是一直沒人給他講過,見老譚好像知道很多,便謙虛地說:“譚師傅,有時間給我講講老一輩的事唄。”
老譚笑道:“都沒人愛聽了,再說現在也沒人講究這些事。”
“我願意聽,我現在就是個小學生,想多瞭解瞭解老輩人的事。”
於是在考察的這三天,老譚有了個小跟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