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發現問題(第1/3頁)
章節報錯
中午飯口,老譚站在灶臺後面看三個師傅炒菜。
閆大虎的川湘菜中規中矩,做的好的是“魚香肉絲”“宮保雞丁”“酸菜魚”。尤其是酸菜魚,有點功底,一中午賣出去四例。
他弟弟二虎水平一般,初級水準,還不是一個合格的廚子。這種水平不能上灶臺,是閆大虎利用廚師長的權利硬安排的,能多掙點兒錢。
最後一位是純東北菜師傅,水平挺好,和關東人家的李忠清不相上下。
寶軍的冷盤中等水平,出品乾淨立整,有上升空間。
麵點比較簡單,米飯、油餅、小饅頭、麵條四樣,水餃是現成速凍的。
中午不太忙,估計賣錢額在兩千到兩千三之間。
老譚在砧板那裡看到原材料單子,是供貨商送貨時留下的。他仔細看了一下,發現價格都很貴,尤其是豬肉,比省城的貴出兩塊錢。
砧板說每天早上八點之前供貨商把原材料送到,調料晚一些,十點到。
“這單子就放在你這?”老譚問。
“不的,交吧檯,我這沒倒出時間送呢。”砧板說。
砧板是個二十多歲的小夥兒,長得挺精神,說話和閆大虎口音相似,帶著山西腔,很健談。
老譚和他嘮了一會兒,知道他是閆大虎的小舅子,還有個打荷的是閆大虎表弟。
好傢伙,熱菜一共八個人,閆大虎佔去一半。
不忙的時候老譚透過聊天知道那個東北菜師傅叫劉志輝,黑龍江人,來呼市五年,到這裡三個月,看樣有點不願意在這幹了,啥原因不清楚。
麵點是一個師傅帶一個徒弟,師傅叫李桂芬,四十歲,家常麵點,徒弟是她侄女,剛從老家出來兩個月。
刷碗大姐本地人,四十多歲,說話老譚根本聽不明白。摘菜大姐是河南人,普通話好些。
晚上比中午忙,能賣三千塊錢。
忙完後閆大虎從灶臺上下來,很熱情的問老譚:“譚師傅,喜歡吃啥?”
老譚說:“我晚上很少吃飯。”
“少吃點,我炒倆菜,咱哥倆兒喝點。”閆大虎說。
老譚馬上制止,“不用,不吃,吃的話工作餐就行。”
“沒事,別客氣,張總在的話也同意。”閆大虎一副當家做主的模樣,但表情有點假。
老譚謝絕了他的好意,倆人說起了菜品的事。
“譚師傅,你看咱家菜還行不?”閆大虎問。
“行,挺好。”老譚點下頭,思考一下說:“二虎挨著你炒菜,沒事你多教教他,他水平差。”
閆大虎臉色有些不好看,但老譚說的是事實,只好承認說:“他炒菜時間短,我總提醒他。”
“二虎開多錢呢?”老譚直接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