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朋友和酒(第2/2頁)
章節報錯
老譚之所以說小鳳的肝有毛病,因為他一個廚師朋友一開始就是這樣,臉色發黃還帶著潮紅,當初老譚勸其少喝酒,到醫院檢查檢查。朋友沒咋在意,也沒去醫院檢查,該吃吃該喝喝,一年之後感覺疼了去檢查,結果肝癌了,又活了一年多英年早逝。
聽老譚這麼說,劉哥關心道:“小鳳,酒以後你少喝,不行喝點啤的。”
小鳳大大咧咧的說:“沒事,喝死算烈士,喝不死算賺著。”
話雖這麼說,還是有了擔心,心想有時間得去醫院檢查檢查,並當場把白酒換了啤酒。
大家喝上沒到半小時,老馮和李萬山來了,大家都熟悉,就一桌坐下,加了餐具,又點了兩個菜。緊接著老鄧也來了,於是把豔華和燕子也喊上來,湊在一起熱鬧。
大家一邊喝酒一邊東拉西扯,也沒什麼明確主題,扯到哪說哪。先是說了些當下的新鮮事,又嘮到了政治新聞,轉而又說到了娛樂圈的八卦上。總之說高興的事大家一樂,說難受的、看不慣的都是一頓批評。
轉來轉去又說到喝酒上,王明道:“你們說這酒誰研究的呢?都知道不是啥好東西,還離不開。”
李萬山道:“沒酒不成席,現在不管辦啥事都得喝酒,不喝酒辦不成事。”
小鳳和李萬山是老朋友,開玩笑說:“看樣腐敗酒你是沒少喝呀,像你這樣的村官就該抓起來。”
大夥笑。
劉哥說:“誰知道你們了,我是好喝,叫我把煙戒了行,酒戒不了,每天都得喝點,喝完睡覺舒服。”
“那你還行呢,我是酒不喝行,有時候不想,煙不抽不行。”李哥說。
“要我說煙能戒就戒,一點好處沒有,少喝點酒行,舒筋活血,有益健康。”小鳳說。
老馮慢條斯理的說:“嗯,我贊成小鳳說的,煙是一點好處沒有,能不抽就不抽,但酒不能喝多了,少喝,一頓二兩,對身體確實有好處。另外別勸酒,能喝多少喝多少,誰也別勸。喝酒喝出事的不少,要是因為喝酒死了,一起喝酒的都有責任。”
王明說:“可不是咋地,可別勸酒,上個月鐵西不就出這事了,哥四個一起喝酒,當場喝過去一個,沒到醫院就不行了,那三個一人賠四萬多。”
小鳳說:“這酒喝的貴,四萬多,夠喝一輩子了。”
大夥笑了起來。
笑過之後劉哥說:“我這個開酒廠的朋友就能喝酒,下鄉的時候我倆在一個青年點,我是點長,他長得五大三粗,家條件好,每個月都回家,從家回來保準帶酒,那時候也沒啥菜,燉個豆腐就開喝現在一省思那時候也挺有意思的,年輕,啥啥不在乎,幹啥都不管不顧的,他從家頂多帶五斤酒,我倆兩頓就能喝了。”
老馮說:“那時候不都那樣,但那時候酒好,純糧食的,喝不壞人,現在酒?哼,都是勾兌的,喝著挺好,喝完了遭罪,整不好能把人喝死。”
劉哥深有感觸地說:“那可不,我這眼睛不就是喝假酒喝的。”
李萬山道:“今天這酒絕對行,一喝就是純糧食酒,沒毛病,以後就喝它了。”然後衝老譚說“老譚,咱家進點這酒,客人保證愛喝。”
老譚點頭答應。
劉哥說:“我朋友給我的時候說了,一點沒勾兌,這要是泡點啥才好呢,喝著不那麼辣,還順口。”
劉哥的話提醒了老譚,當初在老根山莊乾的時候,和山莊的藥匣子原形王老學過泡養生酒,等王老走了之後酒都是他泡的。
另外老譚還真有泡酒技術。
他們村子有個五保戶,姓張,參加過抗美援朝,山東人,脾氣倔,連鎮長都敢罵。老頭一人住在村頭政府給蓋的兩間土屋裡,由於脾氣古怪,很少有人去。
老譚父親活著的時候願意和老頭來往,逢年過節把老頭叫到家裡來吃飯,那時雖然日子困難,但誰也不挑誰,一個孤寡老人無兒無女,能被人喊去一起過年過節就很知足了。
村子的孩子都怕老頭,可能老譚從小就和老頭熟悉的緣故,不但不怕,還願意和老頭接近。老頭喜歡喝酒,有祖傳的泡酒手藝,每月民政局給的補貼錢幾乎都用來泡酒了。
老頭的小土屋裡擺著八個酒罈子,裡面泡著各種各樣的酒。有驢鞭酒、牛鞭酒、人參酒、杏花酒、梨花酒、桃花酒,剩下兩樣是幾種藥材按比例配到一起的藥酒,老頭說一個可以強身健體,一個可以治婦女病。
泡酒需要原料,像杏花、梨花、桃花,都是老譚在春天果樹開花的時候給撿的,老頭把花曬乾,配上相應的輔料進行浸泡,泡出的酒確實有股花香味。
後來老頭不親自動手了,在旁邊指揮著老譚泡,一來二去的老譚也學會了泡酒。要說老頭泡的酒有沒有功效,誰也說不好,老譚記得鎮長書記跟老頭要過酒,半年一回。
老頭身體好,紅光滿面,鶴髮童顏。八十歲的時候政府擔心他一個人住不放心,給送養老院去了。再以後,老頭八十五無疾而終。
劉哥朋友的酒確實挺好,在店裡也能賣動,如果包裝一下,當成店酒就更好了。還有,可以用它泡幾種養生酒,估計喝的人也不少。
老譚心裡合計著,不僅有了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