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朋友和酒(第1/2頁)
章節報錯
老譚對家照顧的很少。
這跟他的職業有關,每天十點下班,到家林燕和兒子早睡了。等他洗漱完畢十一點,睡著得後半夜。早上起來林燕和兒子已經走了,三口人有時連話都說不上。
沒辦法,幹餐飲就這樣,行業特殊,陪伴家人的時間很少。尤其是節假日,林燕和兒子休息,而老譚最忙,一家三口不能在一起。老譚叫林燕領著兒子去餃子館,林燕又特性,從來不去。
老譚只能趕在週一到週四不忙的時候休息,休息那天是最幸福的。收拾屋子、買菜、接孩子,然後做一桌豐盛的晚餐,一家三口其樂融融的坐在一起吃飯。
吃過飯陪兒子玩一會兒,等兒子看動畫片的時候下樓,到小公園溜達一圈,看看扭秧歌和跳廣場舞的,和相熟的聊會兒天,然後上樓,給兒子洗澡睡覺。
兒子已經六週歲,過年八月份開始上小學,學校選好了,是區重點的泰山小學。依著老譚在家附近的五小念,林燕不同意,說無論如何不能讓兒子輸在起跑線上,必須上重點小學才行。老譚不是怕花錢,只是泰山小學離家四公里,有些遠,上下學不方便。
兒子倒無所謂,說自己坐校車。
兒子很自力,從去年開始就自己一個人去英語班學習,從不叫老譚和林燕接送。英語班離家一公里,小傢伙揹著書包溜溜達達的就去了,別人家孩子都是家長陪著。
老譚問兒子怕不怕,兒子驕傲的說不怕,自己是男子漢。
呵呵,小男子漢。
李哥、劉哥、王明、小鳳他們總去餃子館吃飯,一是飯菜好吃,在三臺子有名,二是願意跟老譚喝酒,知道他出不來,就過去和他喝。
今天四個人又來了,一進門小鳳就喊:“老譚,老譚,出來接駕!”
服務員已經熟悉他們,熱情的上前招呼,老譚笑呵呵的從廚房出來。
劉哥拎著一桶散白酒,對老譚說:“兄弟,我一個朋友在農村開的小酒廠,給我接的,純小燒,喝著挺好,一會兒你嚐嚐。”
小鳳拍了老譚一下說:“劉哥就惦記你,我們想喝都不給,偏心眼子。”說完笑了。
王明說:“還是老四樣,今天我也喝白酒。”
說話間一行人進了二樓包房,不一會兒四道菜上來,分別是:阿巧當家小笨雞、鐵鍋魚頭、小炒黃牛肉、熗拌幹豆腐。服務員又端上兩個小菜,爽口蘿蔔和家常泡菜。
阿巧當家小笨雞和鐵鍋魚頭桌桌必點,很多人都是慕名而來,專門為了吃這兩道菜。當然,其中不乏一些飯店的廚子過來品嚐偷藝,有的一次不行來兩次、三次,但很難做出阿巧的味道。
菜是這回事,雖然容易複製,但也只是複製個形式,不是自己研究的很難做到原汁原味,做不出其中的精髓。說白了不但沒學好,還給人家做了免費廣告。
只有自己研究的才是特色,學人家的不行。那麼學菜學什麼?學的不是菜,是技巧和做法,以及人家對待菜品的嚴謹度與敬業精神。
如果特色菜原封不動就能學來,那家家飯店該一樣了。
老譚嚐了一口劉哥帶來的白酒,入口一股很濃的小燒味,有些猛辣,細品酒味濃厚,綿遠悠長,入喉順暢,不像燒刀子似的像條火線,但度數絕對不低。
“這酒不錯,比瓶裝酒好多了,估計得四、五十一斤。”老譚說。
劉哥說:“猜對了,他往外賣五十一斤,咱們買三十,這桶酒不要錢,白給的。”
老譚說:“值五十,喝酒還得是這純糧食燒的,喝不壞人,還不上頭。”
王明和李哥都嚐了一口,他倆也說挺好。
小鳳抿了一小口,品了品說:“嘗不出啥味,就是個辣。”
大夥兒笑了。
看小鳳臉色有些不正常的潮紅,並且透著淡黃,老譚問:“鳳姐,你是不是肝不好?”
小鳳一愣,說:“是有點,最近不敢吃油水。”然後拿手指了指肚子說:“有時候這疼,是肝吧?”
老譚說:“嗯,我看你臉有點發黃,眼睛澀不澀?”
“有點。”小鳳說。
“有時間到醫院檢查檢查,我估計你肝有毛病,感覺肚子漲不?”老譚問。
小鳳說:“有時候漲,不經常的。”然後笑問:“是不是酒精肝?”
“不能,酒精肝疼,你受不了。建議去醫院檢查檢查,化驗下肝功,有病早治,沒病放心,我估計是炎症,要不然你臉不能那黃,吃點消炎藥就好了。”老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