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譚看燕子和豔華想聽,說道:“你倆現在是老闆。咱們雖然是朋友,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如果我老譚做人不行,德行不夠,你倆也不會叫我過來。反過來也是如此,你倆小摳巴拉,斤斤計較,還沒等幹呢就心疼錢,我老譚也絕對不會合作,因為那樣是沒有未來的。”

“都說掙錢跟能力、智商有關,我也認可,但不完全承認。我認為人擁有多少財富跟能力和智商沒太大關係,而是跟福報有關,有多大福報,就有多少財富。”

燕子不解的問:“你說的福報指的是啥?做善事?”

“怎麼說呢,做善事對。我說的是做人,做人要正,善良,不坑蒙拐騙,最主要是誠信,別昧著良心做事。有能力智商高,用聰明才智不幹好事,投機倒把,坑蒙拐騙,往大了說為了賺錢往奶粉里加三氯氰胺,破壞子孫後代的資源賺取利潤,這是賺錢嗎?賺了那錢也不是他的,早晚得還回去。”

“咱們沒那麼高智商,但人得做好,不說是善人吧,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能幫一把就幫一把,能關心一下就關心一下,但行善事莫論吉凶,可能做不到敬天愛人無我利他,但至少無愧於心。人的能力不在於賺了多少錢,而在於用能力關愛了多少人,這就是福報。”

“不管男人女人,一定要心胸開闊,豁達,有格局,按佛家講就是有慈悲心,雖然不能成佛,但至少要行善積德。當老闆的把員工當家人待成,把他們看成兄弟姐妹,他們就是家人,啥都為飯店著想。要是把員工只看成幹活的,花錢僱的打工的,那老闆就是個監工的,員工偷奸耍滑很正常。”

“員工是家人,客人來了不用說都熱情服務,菜做得香氣撲鼻,生意不好都不行。一旦老闆成了監工的,後果可想而知,要想有好的服務和飯菜質量很難。原因很簡單,家人是主動工作,員工是被動工作,主動工作把生意做火,被動工作把生意作死。”

“飯店賺不賺錢是管理的事,但跟老闆有很大關係。當老闆的把自己當成了菩薩相,那財神爺就是朋友,把自己當成閻王相,身邊圍著的都是小鬼,想發財都難。”

豔華和燕子被老譚逗笑了,細想想還真是這回事。

“接著往下說呀。”燕子道。

老譚看下時間,說:“十塊錢嘮完了,四點半,回家接孩子,給老婆做飯。想著把錢準備好,安完排風咱們去十三緯路。”

“哎呀,四點半了,我也得回去給老馮做飯。”燕子看了一眼手錶,然後說:“嗯,放心,錢沒事。”

豔華說:“明天我去看寢室房子。”

老譚來到幼兒園,兒子已經穿好衣服坐在門廳裡等自己了。別的小朋友都走了,剩兒子自己,一臉的委屈。

老譚把兒子抱起來,在小臉蛋上親熱的親了一口,問:“兒子,晚上想吃啥?”

聽到爸爸問自己吃啥,小傢伙立時把委屈給忘了,興奮地說:“鍋包肉。”

“好,爸爸做鍋包肉,還想吃啥?”

“拔絲地瓜。”

“鍋包肉和拔絲地瓜都是甜的,換一個。”

“那——爸爸你定吧,做啥都行。”兒子懂事的說。

“媽媽愛吃雞蛋炒蒜薹,咱們做行不行?”

“行,我也愛吃雞蛋炒蒜薹。”

爺倆兒經過夜市的時候買了外脊肉和蒜薹,高高興興的上樓了。

關東人家春節期間生意很好,賣了一百五十五萬。這是一年來第二次突破一百五十萬大關,第一次是老譚在的時候。

正月十五過去之後,生意開始回落,又恢復到以前狀態。

這期間徐總給老譚打過電話,話裡話外想叫老譚回去,但是沒明說,知道老譚現在有活也就作罷了。

但是飯店這樣下去不行呀,雖然不賠錢,但也不咋賺錢,合同到期把投進去的錢賺回來就不錯了,五年時間等於白玩,這哪行?

三月初關東人家召開了管理層會議,參加的有王剛、張麗、李爽、周曉梅、胡靜、李旭、王淑蘭、袁華、周宏友和李忠清,專門討論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準備加強管理,提升效益。

會議由徐總親自主持,他首先說:“年過完了,咱家生意啥樣大家也看到了,該收收心乾點正事了。”

這句話叫大家聽著挺彆扭,好像都沒好好工作似的。

坐在徐總旁邊的王剛覺著這是說自己呢,心說話不就是初十去了一趟物件家嗎?咋地,不讓處物件了?處物件就是不幹正事了?

再說,一共請了五天假,還是不忙時候請的,走之前把工作都交代好了,也沒出啥大事,至於這麼說嗎?

他覺著徐總是在說他,心裡挺不得勁兒,並意識到說自己的同時也是在說周曉梅,於是往對面的周曉梅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