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逆江討賊(第1/2頁)
章節報錯
九月十八日,李世民在白帝城起兵,宣佈討伐李建成。
從白帝城到成都,沿著長江逆流而上,約兩千多里。李世民率三萬主力,盡數乘船,晝夜不停,向西而進。
從白帝城到渝州,這是李世民的地盤,沿途並無阻礙。
而從渝州往西,便是瀘州。
瀘州倚靠大江,是巴蜀南線重鎮,也是李唐羈縻南面蠻族的要塞之地。
李淵自入巴蜀後,便分別在瀘州(瀘川郡)、戎州(犍為郡)、雅州三地置總管府,以經略南蠻諸族。其中瀘州乃是川東、川西和南中的交匯地,最為重要,所以李淵在荊襄之戰後,任命堂弟李神符為總管,以控扼此要地。
荊襄之戰後,李淵對李唐失敗已經有了預估,所以針對巴蜀失陷做了準備,而瀘州便是一處後手,可進可退。
李世民到了瀘州之後,便親自去拜見李神符。
對於李世民來說,這次出兵,不僅是國事,也是家事。此時李氏宗族,長一輩的只剩下李神通、李神符兄弟二人,所以非得獲得李神符的支援,才能在道義上站住腳,才能獲得宗族更多的支援。
李世民為表誠意,一人入城,見到李神符,一身喪服的李世民便跪著地上,失聲痛哭起來。
“叔父,我沒有父親了!”
想到李家今日的遭遇,李淵的身死,李神符也不由得跟著落淚。
叔侄二人,抱頭痛哭。
周邊一些瀘州軍的將領看這場面,也心有慼慼,不禁潸然淚下。
叔侄回到州府,李世民就勸李神符和他一起,討伐李建成,為父親報仇。
李神符聽到這話,便沉默起來。
倒不是他已經投奔了李建成,而是他之前和兄長李神通通了訊息,李神通建議他不要插手此事。
李建成三兄弟互鬥,誰知道誰能贏,還不如守著軍隊、地盤,坐看風雲。
而且在李神通看來,想獲得他們的支援也不難,拿利益來換就是了。李建成給了李神通一個王位,一個川北諸軍總指揮的位置,這才讓李神通勉強接受了李建成的令旨,那李世民要想說動李神符,又該哪什麼換。
於是李神符便勸道:“世民,兄弟鬩於牆,而外禦其侮,換了別的時候,我必然支援你。可今明軍伐我,此時整個李家都朝不保夕了,你兄弟幾人,何必這時候內亂,白白便宜了外人。”
“叔父,殺父之仇,不共戴天啊!”
可任憑李世民怎麼勸,李神符都拿定主意,不跟隨他一起起兵。而且李神符還反過來不停地規勸李世民,讓他相忍為國,以和為貴。
李世民在李神符這裡待了兩日,都說不動對方。
眼看勸說無果,李世民只得選擇自己獨自西進。
第三日一早,李世民向李神符請辭。
李神符也知道,今日拒絕了李世民,必然引得對方不痛快,因此為了緩解關係,不至於得罪李世民,李神符便親自送李世民出城。
到了郊外,李世民的心腹將領鄭仁泰正帶著人在此等候。
雙方話別,李神符就要送李世民離開。
這時李世民突然上前,拉住李神符的手,對眾人說道:“叔父將隨我征討逆臣,爾等還不速速準備,一同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