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逆江討賊(第2/2頁)
章節報錯
李神符大驚,看著李世民說道:“世民,這是作何?”
此時李世民的一眾護衛已經將二人圍住。
李世民鬆開李神符的手,拜了一拜說道:“叔父,為討逆賊,情非得已,不得不如此,還望叔父怪罪。”
李神符看著李世民的樣子,後悔不已。這是一個連老師都能背叛的惡狼,自己怎麼就忘了小心提防了呢?
此時面對一眾如狼似虎的軍隊,李神符哪能拒絕,只得說道:“為國討賊,為兄長報仇,本是應盡之事,我只是想世民先行,待處理完瀘州事務後,再行跟隨。既然世民這麼著急,我且一同前去便是。”
李世民趕緊說道:“是侄兒錯了。”
雖然說得很好聽,但李世民卻是將李神符拘在軍中,又讓人持李神符的印璽,前往瀘州,接收軍隊,同時將李神符的家卷也帶到軍中。
李神符看到連次子李德懋也被帶來,知道無力反抗,遂只得安心留在李世民的軍中。
而李世民令張士貴接收瀘州諸軍,然後將城中八千人馬,全部帶走,只留下一座瀘州城,由心腹蘭謀代管。
而李世民的主力,則沿著雒水(今四川沱江),逆流而上。
從瀘州往北,便是資州。
資州刺史田留安,本來就是李世民的人。
李世民統領大軍多年,早就不是當初的小白了。尤其是這兩年,屢起屢復,讓李世民對其父李淵也有些怨言。
有事的時候是好兒子,出了事就拿出來頂鍋,他李世民就跟塊磚頭一般,隨搬隨用。李世民脾氣再好,心裡也不痛快。
於是李世民便提前做了預防,安排自己的心腹田留安為資州刺史。
倒不是李世民準備造反,而是李世民擔心成都出了什麼事,不管是不是跟李淵有關,他也有個逃命的通道。
巴蜀二地雖遠,其實主要經一個資州就到了。
李世民跟裴寂關係很親密,所以安排個刺史,並不是一個很難的事情。
可惜資州沒成為他逃命的要道,反而成了他反攻成都的通途。
資州刺史田留安,本就得了李世民的信,做好了準備。待李世民一到,換上旗幟,就成了李世民的先鋒軍。
資州北面是陽安縣(治今四川省簡陽市西北),是蜀郡的東南門戶。
此時李建成一直集中部隊,一面抵擋李元吉,一面守衛成都城,哪有功夫管底下的小縣城。
而且這些日子,西南方向一直沒有動靜,他被朝堂上下和李元吉攪得頭昏腦漲,就把李世民給忘了。
於是李世民派遣田留安和高甑生二人,當夜奇襲陽安縣城。城中無備,幾乎沒有打,便拿下陽安城。
而李世民又命令高甑生趕往成都東南的東陽驛。
東陽驛在分棟山(今四川成都平原東南之龍泉山)下,為成都往東南的交通要地。
東陽驛既下,整個成都城,都在李世民的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