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豫再三,李孝基才言道:“長安兵少,而東渭橋又情況不明,這一仗並不好打。”

李孝基話還沒說完,李幼良突然上前,一把拉住李孝基,惡狠狠地說道:“李孝基,你什麼意思?我就知道,你狼子野心,不想救大王,想自己稱王。你要不去,我自己去救大王。”

李幼良搶先發難,趁機搶佔主動權。

李孝基也有些懵,被李幼良拉扯著衣服,竟不知說些什麼。

這時眾人眼看二人發生衝突,忙將二人拉扯開。

堂堂一國宗戚重臣,竟然像潑皮一般,拉拉扯扯,實在是不成體統。

這時李孝基也清楚李幼良話的殺傷力了。他在長安的權威,完全來自於李淵。李幼良指責他居心叵測,完全是動搖他的根本。

因此李孝基說道:“李幼良,你胡言亂語些什麼,我什麼時候說不救大王。只是我軍兵少,而隋軍騎兵又遊弋在外,一旦處置失措,便會使得大王和長安俱落入危險之地。”

李幼良聽得,卻是不以為然道:“說得冠冕堂皇,誰知道你怎麼想的。”

李孝基也知道李幼良是個混不吝,不再和他糾纏,而是看向裴寂等人。而此時他發現裴寂等人看他的眼光,有些不通,心知剛才李幼良的話,怕是入了眾人的心,只得說道:“裴相,東渭橋救援,乃生死大事。我準備親自去救援。不過長安之兵,實在太少,我能留的也不多。我走之後,長安之事,當拜託裴相了。”

說著便向裴寂行了一禮。

李孝基知道,救援已成定局。若是再有什麼推脫之言,眾人怕真以為自己故意不救唐王,這夥人就得亂了。

為了表明自己的決心,李孝基主動請纓。

本來救援主帥,最合適的便是李幼良。畢竟李孝基作為長安的總負責人,不好擅離職守,而李幼良是軍隊二把手,最是合適。可不提李幼良的擠兌,光是考慮到李幼良就是一個混賬東西,讓他率兵救援,面對精銳的隋軍,後果難料,李孝基也不得不親自出行。

裴寂見狀,趕忙回禮。

“榮國公放心,老夫必會盡力而為。”

眾人之中,雖然裴寂官職最高,但權利實際上掌握在李孝基的手中。這次李孝基的囑託,算是授權了。

李孝基又言道:“隋軍雖然叩關長安,但此時兵力盡調到渭北。渭北之戰不結束,隋軍怕是無暇顧及長安了。

相公在長安,要儘量穩定人心,同時收攏船隻。我料大王處船隻必然不足,若東渭橋不能行,我軍只得強渡渭水了。”

裴寂點點頭。

“拜託諸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