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行儼的逃走使得麾下部隊成了待宰的羔羊,盡被屠戮,整個戰爭的局勢被完全扭轉過來。

而與此同時,裴仁基所部也遭到了麻煩。

一開始的時候,城中抵抗的軍隊沒有組織,多是自發性的行為。面對強大的魏軍部隊,自然被對方分割包圍,各個擊破。

等到張方翼和王智辨二人率軍趕到天街,與盜匪戰鬥到一起,居面終於有了改觀。

王智辨部有三四千人之多,準備充足,在天街上與盜匪部隊鏖戰,並不落下風。對於守衛洛陽多年的王智辨來說,他熟悉洛陽的一草一木,這裡才是他的主場。

在王智辨所部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隋軍開始穩住陣腳,進行反擊。

裴仁基打錯了算盤,誠然,人在混亂恐慌的時候,容易做一些從眾的事情,大多數的崩潰就是源於此。但在大部分人混亂無主,不知所措的時候,若是有人能夠鎮定自若,不動如山,此人也會成為大部分人的主心骨。

王智辨所部逆流而上,死戰賊匪,很快便成為了隋軍將士的主心骨。

“兄弟們,上啊,瓦崗賊破城之後要屠城,想想你們的老婆孩子!”

“兄弟們,殺了瓦崗賊,人人有賞!”

張方翼派人混雜在亂軍之中,故意宣揚賊匪的殘暴,以及賊匪屠城的言論。

洛陽城中有數十萬人,想想也知道對方破城之後,不可能大規模屠城。但這時候眾人都是血往上湧,誰能腦子清醒。況且對於賊匪,普通人自是不吝以最大的惡意揣摩,誰又敢保證這些賊匪不會真的屠城。

洛陽城中的守軍,幾乎大部分都是安家到洛陽城中,所以對於城中的隋軍來說,這場仗已經從當兵吃糧變成了保護自己的家園。

替官軍賣命可以偷懶,但保護自己的妻兒老小,那就得拼命了。

隋軍計程車氣越來越高漲,而從四面八方趕來的隋軍也越來越多。有張方翼居中排程,眾人不再是一盤散沙,而是能夠各行其是,各盡所能。

裴孟所部一共不到三萬人,且分散在各處。原本仗著突襲,以及隋軍對賊匪的恐懼,還佔得便宜,但現在的局面,只能落得下風了。

裴仁基暗暗心驚,便生了退意。

只是這個場面,裴仁基心中還猶有些不甘。畢竟不世之功眼看就要唾手可得,若是就這麼走了,往後很難再有這樣的機會。

裴仁基死撐著不退,而隋軍越來越多,最後漸把自己逼入絕境。

就在這時,從北面打馬飛來一騎,滿是狼狽之狀,正是裴仁基的兒子裴行儼。

裴行儼眼看不敵黃彰麾下的鐵騎,便趁機奪路而逃。之前的愧疚不過一閃而過,此時還是保命為上。只是城門已經被隋軍佔領,前後皆有強敵,他出奔無路。

裴行儼迫於無奈,只得往城頭上而去。

皇甫無逸也指揮部隊從兩側城牆殺了過來,此時整個端門上下都在激戰之中。

裴行儼提著馬槊,放眼望去,盡是隋軍。甕城內的魏軍已經盡被隋軍殲滅,城牆上各處魏軍也多被分割包圍。

裴行儼知道若是再留在端門,不是被俘,便是被殺。不過他此時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瀕臨絕境。

裴行儼也是個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