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無路可逃,他竟然將大槊背在身後,隨手抱起兩具屍體,從城牆上一躍而下。

城牆有三四丈的高度,若是尋常人跳下,早就摔成肉餅了。

不過裴行儼運氣好,底下鏖戰良久,盡是死屍,佈滿一地。裴行儼又抱了兩具屍體在身下,做了緩衝,這才沒有摔死。

即使如此,但巨大的衝擊也讓裴行儼的五臟六腑幾乎移位。裴行儼感覺渾身都疼,差點喘不過起來,勉強晃了晃腦袋,這才站了起來。

端門外的隋軍不多,裴行儼奮力搶了一匹戰馬,往南逃去,這才倖免於難。

裴仁基聽聞兒子在端門全軍覆沒,連衛公府上的精騎都出現了,心中大驚。不過他有些貪婪,不住地罵兒子道:“一將無能,累死三軍!你還有臉回來。”

裴行儼也不敢說話,只得怏怏。

裴仁基再是貪婪,也是個惜命之人,這種情況,已是有敗無勝的局面,只能選擇撤退了。

裴仁基當即命令兒子裴行儼為先鋒,眾人從洛水之上撤退。

罵歸罵,但關鍵時候,裴仁基能依靠的,還是這個兒子。

但來時容易去時難,魏軍在洛陽城內肆虐一場,早就激起城中軍民的憤怒,無論如何,隋軍也不會放他們大搖大擺地離開。

黃彰見摧毀了賊匪軍的陣型,便掉頭往南,繼續攻打裴仁基部。至於端門內外的潰兵,已經是狼奔豕突,不足為慮了。

黃彰所部到了天津橋,正好迎面遇到了要逃走了裴仁基。

雙方立刻在天津橋上展開激戰。

若是尋常時候,天津橋作為一座浮橋,再是堅固,也不適合騎兵衝鋒。但現在洛水冰凍,天津橋也跟著一同冰封,可謂是堅如磐石。

洛水與兩岸還有一段距離,要想行進,仍得透過天津橋。於是黃彰排成緊湊的隊形衝上天津橋,很快將橋上的魏軍衝得七零八落。

魏軍避無可避,紛紛從橋上跳到洛水之中。

裴仁基也認得黃彰,眼看動如雷霆的騎兵,心中再無僥倖。裴仁基很清楚,若是讓對方衝過天津橋,他們面臨的將是一場大屠殺。

此時裴仁基也是心狠,立刻下令,在天津橋南頭點火,引燃天津橋,阻擋隋軍。

而裴仁基則帶著兒子和親隨,跳入冰封的洛水中,準備從洛水逃走。

裴行儼連忙說道:“父親,我軍還與隋軍激戰,若是燒了天津橋,固然擋住了隋軍騎兵,但也擋住他們撤退的路線。”

裴仁基回道:“這個時候,還顧得了那麼多?若不攔住黃彰,咱們爺倆都得作俘虜。”

很快大火點燃,引燃了整個天津橋,宛如一條橫亙河上的火龍,將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全部攔住。

黃彰忙命眾人掉頭,退回北岸。

因為麾下皆是騎兵,難以下河,黃彰驟然遺憾,也只得眼睜睜地望著裴仁基父子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