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彰帶著數百精騎,往端門殺去。換上鎧甲,提起馬槊,他們就是天底下無人能擋的精兵。

黃彰一眾人,若是在浩蕩的原野上,數百人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單位。但在狹窄的街道上,縱橫馳奔,就像一條決堤的洪流一般,難以阻擋。

沿途有流竄的魏軍,盡為眾人誅殺,於是數百騎直接推進到天津橋南。

此時魏軍已經被天津橋一分為二。裴行儼帶領一部向北猛攻端門,裴仁基帶領一部在天街鏖戰四面趕來的援兵。至於孟讓所部,一直往裡擄掠,四處分散,此時孟讓身邊不過數百人,根本指望不上。

黃彰雖然只是一個家將,但早在黃明遠北伐東突厥的時候便追隨黃明遠,戰場經驗豐富,若想出仕,虎賁郎將也早做上了。

他趕到天津橋,眼看盜匪不多,便平推過去。

橋上的盜匪措不及防,在騎兵的衝擊下,迅速潰亂,向四面散去,黃彰遂佔領天津橋。

天津橋是一座浮橋,由鐵鎖鉤連大船而成,橋上有四角亭,橋南北有兩側對稱的四所重樓鎮之。

黃彰佔領此地之後,以此為依託,向北發起攻擊。

雖然裴仁基和孟讓所部對於洛陽城的危害更大,但眾人也不得不以皇城為重。

此時裴仁基殺入皇城之後,正與隋軍主力激戰。

洛陽城的皇城和宮城,都是由條石砌成,且因為黃明遠利用了槓桿原理製造了許多的機械,所以城池修得極為高峻。城高約十二米,基寬八米,頂寬七米,這在冷兵器時代,幾乎是不可逾越的天險。

裴行儼可以仗著偷襲,殺入端門之中,但是當隋軍反應過來,緊閉城門之後,裴行儼便難以繼續前進。

皇甫無逸一面令人緊閉城門,一面從紫薇城中出擊,夾擊裴行儼部。

城頭上弓弩齊發,藉著弓箭掩護,雙方戰作一團。

裴行儼果然勇猛,每一槊揮舞,便帶走一條人命。此時他連戰數場,渾身血流成溪水,卻是如不知疲倦一般,猛攻不止。

皇甫無逸雖然兵力不弱於對方,反而落了下風。

這種局面很快因為楊安的到來改變。

楊安麾下的眾人,俱是老兵,裝備精良,訓練有素。而且這些人算是楊堅的私兵,對大隋朝廷竭盡忠誠。

楊安從東宮重光門殺出,狠狠地撞入魏軍之中。這些軍隊,宛如高山大河一般,氣勢無二。且眾人眼中,俱士氣凜然,不容輕視。

雙方狠狠地撞在一起,肉體上進行著最原始的搏殺。魏軍驍勇,而楊安所部更是一副不要命的打法,猛攻猛殺,毫不退縮,士氣上就壓制對方一籌。

裴行儼面對這群人,也感受到壓力。

這時楊安殺來,裴行儼忙上前抵擋。不過楊安命沒有直接衝上,他早就發現裴行儼,知其悍勇,恐不可擋,於是令手下分散左右。

等裴行儼上前,楊安提槊戰之,左右兩側手下趁機一擁而上,對著裴行儼亂刺。

裴行儼沒有防備,被刺中戰馬,他本人也跟著摔了下來。不過裴行儼畢竟勇武,馬倒而人不倒。長槊砸去,竟然將周圍刺來的長矛,紛紛砸斷。而楊安想上前結果了他,也被裴行儼的長槊掃中馬腿,摔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