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各有算計(第2/2頁)
章節報錯
都知道他是大隋用來制衡始畢可汗的一枚棋子,他有今日的強大跟大隋的支援脫不得關係。阿史那俟利弗倒是並不忠誠於大隋,畢竟相互只是利用關係,即使大隋許了他和親。
可若是大隋因此而滅亡,他大兄始畢可汗會不會沒了牽制,到時候先滅亡了他,這令他不得不防。
不過阿史那俟利弗的謀士趙德言卻是勸阿史那俟利弗同意始畢可汗的建議。在趙德言看來,隨著大隋內鬥不止,已經逐漸顧不上草原之事了,對他們的幫助也有限。若是始畢可汗真對他們動手,到時候大隋怕是也插不上手。
不如將始畢可汗的注意力引到大隋,到時候鷸蚌相爭,他們也好漁人得利。
大隋就是那麼好滅的?
不說遼東還有個黃明遠,光是大隋本身昔日也是龐然大物,始畢可汗入主中原,搞不好就得崩掉幾顆牙,甚至折在中原也不是沒可能。到時候這草原霸主便是阿史那俟利弗了。
阿史那俟利弗便同意了史蜀胡悉的建議,答應出兵,史蜀胡悉滿意地離開了。
雙方都以為自己佔了便宜。
史蜀胡悉離開阿史那俟利弗的營地之後,繼續向東北方向,一路趕到賽音山。
幾乎不用史蜀胡悉攛掇,同羅斜也便同意了史蜀胡悉的計劃。
當年黃明遠在狼居胥山的一把火,燒滅了大半個同羅部,這種刻骨銘心的仇恨,同羅斜也一天也不敢忘記。他今年已經快四十歲了,早已不復當年的雄武,再不找隋人報仇,難道真等到老死之後,天天在地獄裡詛咒隋人嗎?
尤其是屈古稜的死,讓同羅斜也感到老之將至,所以他才準備再冒這次風險,與隋人為敵。
同羅朵兒不太贊同兄長冒這次風險,畢竟現在的同羅部還沒有對抗大隋的實力。
但大隋是同羅斜也一輩子的心結,同羅斜也握著妹妹的手,只一句“妹妹難道願意我到死那一刻仍舊沒能報仇嗎”,便讓同羅朵兒無法拒絕。
同羅斜也安慰妹妹,他不是盲目地與隋軍作戰,突厥人主動挑頭,他不過是跟在突厥人身後趁機漁翁得利,不會與隋軍硬拼。
同羅朵兒見兄長一副成竹在胸的樣子,也沒法多說,只是突厥人也不是傻子,真的能做為他人做嫁衣的事情。
而且聯盟最忌諱的便是私心大過共同目的,現在雙方還沒開始算計大隋,便已經算計盟友,這樣的聯盟能成事嗎?
可不管同羅朵兒願不願意,東突厥都和鐵勒聯盟聯合起來,準備共同對付大隋。
這是整個草原最大的勢力,一旦聯合起來,必然使得天下震動。
始畢可汗得到阿史那俟利弗和同羅斜也的同意之後,心中大喜,立刻命史蜀胡悉籌謀此事。
一張巨大的網開始向大隋張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