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始畢可汗和史蜀胡悉二人算計的很好,不過事情也不是這麼一盤算便能成的。先不說大隋天子能不能順利出巡塞外,即使大隋天子真的北上,也必然攜帶數萬甚至數十萬的軍隊。隋軍戰力強悍,天子禁衛更是不枉多讓,如果始畢可汗貿然出擊,一旦失手,反而成了隋軍的獵物。

而且這一次若是失敗,極易引來隋軍的報復。隋軍邊境的精銳並不少,譬如陰山南面那個豐州,就是他們的噩夢。

於是始畢可汗問道:“史蜀胡悉,我們一旦對大隋動手,就沒有回頭路。隋朝實力強大,當初高句麗之敗再是慘重,黃明遠不照樣滅了高句麗。這一次我軍伏擊楊廣,若是事敗,恐為隋軍報復。”

史蜀胡悉忙說道:“隋人答應了,只要咱們殺了楊廣,他們就在長安立新天子,再處死黃明遠,黃明遠決沒有機會再報復咱們?”

始畢可汗有些不放心,再次問道:“他們能做到?”

史蜀胡悉忙拍著胸脯保證這些人的實力,只要他們俘獲楊廣,一切都萬無一失。

始畢可汗這才放了心。

始畢可汗和史蜀胡悉抓緊研究伏擊方案,然而擺在始畢可汗面前最尷尬的事便是他們的實力不足以完成這次圍殲。

始畢可汗父子兩代人基本上完成了東突厥的統一,但此時的東突厥只佔半個草原。而且東突厥內部勢力紛雜,到今日,整個東突厥差不多有十萬多帳,零零散散的約十二萬騎軍隊,而始畢可汗能直接控制的軍隊不超過七萬,其弟阿史那俟利弗和後媽兼老婆義成公主手中兵力加起來差不多有三萬多騎,其餘的一萬多騎掌握在他幾個弟弟的手中。

僅靠七萬軍隊,再加上各部附庸,能動用的總兵力不會超過十萬,始畢可汗可沒有十足的把握擊敗隋軍。

這時史蜀胡悉又獻計道:“大可汗既然苦於兵力不足,為什麼不聯合二王子和同羅斜也。大家一同伏擊大隋天子,也好過咱們獨自冒這個風險。”

始畢可汗看著史蜀胡悉問道:“他們能答應?”

史蜀胡悉說道:“同羅斜也和大隋仇深似海,當初黃明遠可是一把火將整個同羅部燒個精光,這時候能報仇,同羅斜也能不參與。況且只有同羅斜也參與了,咱們才能放心後路,否則我們在前面打的火熱,同羅斜也在後面抄咱們的後路,最後不白白便宜了鐵勒人?”

始畢可汗深以為然。

“那老二呢?他可是和隋人打得火熱,都快忘了自己是個突厥人了。”

史蜀胡悉說道:“二王子貪婪的很,若是大汗許諾二王子,戰後一切俘獲分給二王子三成,我想他一定會參加的。”

“憑什麼給他三成?”

始畢可汗當然不願意將財貨拱手分給自己這個弟弟。

“大可汗,此戰若真生擒了大隋天子,要什麼有什麼,大隋江山都在眼前,大可汗還捨不得一點財貨嗎?”

史蜀胡悉與始畢可汗定計之後,立刻親自趕往阿史那俟利弗的營中,向阿史那俟利弗說了此建議,請求阿史那俟利弗參與。

阿史那俟利弗有些猶豫,他承認這個計策很好,若是實行得當,真有可能生擒了大隋天子。到時候大隋必將天下大亂,而黃明遠遠在遼東,鞭長莫及,大突厥趁勢入主中原,還真有可能重現昔日匈奴人攻破洛陽的盛況。

但阿史那俟利弗猶豫的是此事對他有什麼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