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原本在淵太祚手上只不過形同傀儡的高建武,成功的向各大家族和老百姓展示了一番自己的新形象,也獲得了一波擁護者。

實際上高建武領兵多年,又怎麼會甘心只做一個淵太祚手中的傀儡。若是可能,他會費盡心思搶奪回屬於自己的權利,即使是一個顛沛流離的王,那也是王,不容下面的人欺辱。

此時要撤退,並不容易。

扶余城是高句麗經營多年的北方重鎮,物資豐富。此時高句麗人手上最重要的只剩下扶余城的多年經營,若要撤退,必然將帶走全部物資。

可現在隋軍緊隨其後,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突然殺到,為了爭取時間,必須在隋軍主力到來之前撤退。

淵太祚遂下令明日一早,必須讓軍隊和百姓分批開拔,最遲不得晚於後天一早,所有人都要離開扶余城。

要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撤離,還有帶走全部物資,其難度可想而知。

說是一日之內全部撤走,但真正實行起來,根本不可能。此時北撤,全無固定地點,這就代表著很多無法貯存的物資根本不能攜帶。軍隊還好,有官吏約束,但那些老百姓,不僅帶上了值錢的東西,還把家中的雞、鴨、牲畜、罈罈罐罐全部帶上,不僅走不快,還造成了道路擁堵。

這是逃難,不是搬家。

一整天的時間,各處都在協調,各處都在生亂。

淵太祚眼看如此,心知再這麼下去,隋軍打過來十次也走不了。他於是下令,命軍隊先行,除了攜帶糧食、武器、馬匹、鎧甲等軍用物資,全部拋棄。

至於城中的老百姓,先是貴族先撤,然後分階層再行撤退。

到了第二日拂曉,有在南線的部隊斥候彙報,在扶余城南不到二十里的地方已經有隋軍騎兵出沒。

淵太祚很清楚,隋軍騎兵出現,說明其主力已經離著扶余城不遠了,若是再不撤退,便走不了。

看著滿城“烏央烏央”的百姓,淵太祚實在顧不得他們了。

雖然他們北上進入叢林之中,沒有部眾肯定不是長久之計,但那畢竟是以後的事情。於是淵太祚下了一條命令,城中百姓自行往北找朝廷匯合,然後他便率部向北逃去。

至於城中的百姓,沒了組織,又擔憂隋軍屠城,只得各自逃命。

此時高句麗軍隊已經撤了,眾人徹底沒了管束,為了逃命,到處都是爭奪道路的事情。很快不少人趁亂開始打劫,很多無賴、流氓混在逃難的人群之中。

在危險和絕望的時候,人們不僅不能守望相助,反而會激發最原始的獸慾,整個扶余城徹底亂了起來。

等到劉黑闥率領騎兵到達扶余城,便看到城內城外處處烽火,到處都是劫掠、廝殺的場面,滿城都在哀嚎和呻吟。

劉黑闥也想不明白扶余城怎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難道淵太祚縱兵劫掠了,但這裡是他的老巢啊。

此時的劉黑闥也顧不得其它,先命人制止騷擾,進行救火,穩定整個扶余城的形勢。扶余城是遼東最北面的一座大城,位置重要,隋軍還有依靠扶余城來向北出擊,可是不能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