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不肖(第2/2頁)
章節報錯
見兗王竟真有手刃趙開益的意思,榮顯心頭一跳,正想要上前攔住,卻見右手邊驀地躥出一道黑影,按住了兗王手中之劍。
榮顯定睛一看,那人居然是包景年,他不由地大呼晦氣,同時懊惱不已,恨自己沒第一時間上前,對包景年更是又生出幾分忌憚,以前怎麼沒看出這憨貨這麼有眼色?
包景年按住兗王后,壓低聲音勸說道:“殿下,我們還是得有詔書才行。”
包景年這一攔,令兗王胸中洶湧的怒意為之一頓,慢慢冷靜了下來。
兗王冷哼一聲後,總算是把劍插回了鞘中,轉頭看向包景年時,目光裡則多了幾分激賞。
包景年攔下兗王后,毫無倨傲之色,而是不動聲色地退回了兗王身後。
如此謙遜自守的品性,卻是讓兗王越發堅定了拉攏之心。
兗王的怒氣算是暫時消停了,另一邊趙開益可還正在氣頭上呢,他早已抱了必死之心,連死都不怕了,罵起來自然是毫不客氣,不僅把兗王和榮顯罵得狗血淋頭,連剛剛冒頭的包景年也遭了殃。
趙開益指著包景年的鼻子大罵道:“包景年,朕記得你這張黑炭臉,和你祖父一模一樣。可惜,你生了張和你祖父一模一樣的黑臉,卻沒學到你祖父半分的忠心!
可憐包家世代忠良、家聲清正,居然生出你這樣一個從賊附逆之人!不肖子孫,令祖宗蒙羞啊!包龍圖,你在天之靈,快快發道天雷,誅了這無君無父的逆賊吧!”
或許是為包龍圖有包景年這樣的不肖子孫而感到悲哀,趙開益越罵越起勁,罵到後來,乾脆甩開兗王和榮顯,專逮著包景年一個人罵。
這一下,連兗王和榮顯都愣住了:明明我們才是造反的頭頭啊!
二人先是面面相覷,又齊齊把目光投向正遭受漫天口水洗禮的包景年。
包景年只能無奈地摸了摸鼻子,默默退後了幾步,惹不起我還躲不起嗎?
包景年身後,盛長楨低著頭,嘴角微不可查地翹了翹,就連身處叛軍叢中的緊張情緒也緩解了幾分,心裡不由地想著:等會兒趙開益知道包景年的真實身份後,也不知道他臉色會何等精彩。
趙開益罵得吐沫橫飛,兗王覺得心煩,不想再在殿中聽趙開益的聒噪,就令包景年帶人在殿內守著趙開益寫詔書,自己帶著榮顯到殿外透氣去了。
之所以放心只留包景年在殿裡,那是因為包景年對兗王的“赤膽忠心”,已經在趙開益的一片罵聲中徹底坐實了。
這算是個意外之喜,盛長楨之前也沒想到,趙開益這一通罵居然還有這樣的效果,讓兗王對包景年更加信任。
其實原本盛長楨就計劃讓包景年主動請纓留在殿內,現在兗王自己提了出來,倒是省的盛長楨和包景年再費一番手腳。
隨著兗王和榮顯邁出殿外,一眾叛軍也都魚貫出殿。
殿內剩下的,就只有趙開益和曹皇后,包景年、盛長楨,和五名“十三太保”。
包景年吩咐手下五個人去殿門附近警戒,自己則和盛長楨緩緩走到御案前。
趙開益壓根不在乎有沒有人靠近,猶自謾罵不休。
曹皇后卻是面露戒備之色,疾聲呵斥道:“包景年,你要幹什麼,你敢欺君罔上嗎?!”
包景年苦笑著搖了搖頭,橫跨一步,讓出了身後的盛長楨。
盛長楨抬起頭,隨手抹了把臉,因甲冑在身,只能單膝跪下行禮:“臣盛長楨,見過陛下,見過皇后娘娘!”
包景年也撲通一聲跪下:“罪臣包景年救駕來遲,請陛下、娘娘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