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亞和歐洲市場則是相對高階一些……因為當地的土著國家基本都能自行生產火槍,燧發槍這東西基本沒啥技術門檻了。

所以當年楚國人就直接出口火帽擊發槍,來了個降維打擊……一下子幹掉了無數西亞歐洲土著的武器手工作坊。

現在嘛,歐洲部分土著國家已經能夠仿製火帽擊發槍了,甚至有極少數土著國家透過偷偷摸摸走私裝置以及原料生產單發步槍了,楚國人就琢磨著出口單發步槍,賺錢的同時再來一波打壓土著國家的武器自產能力以及信心。

當然,之所以有這個想法,也是因為楚國人已經開始大規模服役更先進的無煙火藥槍炮了。

二十七年型步槍已經正式定型,並開始大規模量產裝備陸海軍近衛軍。

同時大楚帝國高層方面已經決定,未來數年內在一線部隊裡完成二十七型步槍以及相應機槍甚至火炮的換裝工作。

十年內完成所有正規軍的無煙藥槍炮換裝工作,把使用黑火藥發射藥的槍械乃至火炮全面淘汰掉。

根據這一規劃,隨著無煙藥槍械的服役,一部分二十四型步槍已經從一線部隊裡移交給二線部隊,同時二線部隊裡裝備採用的二十五型步槍,二十六型步槍則是陸續從正規軍裡退出。

其中依舊十一毫米黑火藥子彈的二十五型連發步槍,則是會陸續移交給外籍軍團……外籍軍團裡目前使用的是十九型步槍和十八型步槍,這兩者使用的都是十一毫米步槍子彈,剛好子彈可以通用。

此外採用八毫米黑火藥子彈的二十六型步槍……這玩意因為非常容易卡子彈,保守批評……所以這款步槍將會陸續直接退役,然後封存。

但是二十四型步槍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將會繼續服役……這玩意目前依舊是一線部隊裡的主力步槍,未來也會是大量二三線正規軍的主力步槍。

甚至從正規軍的野戰,守備兵力裡退下來後,這東西也不會直接退役封存或者移交給外籍軍團,而會是移交給各地的民兵部隊,用來取代民兵部隊裡依舊廣泛裝備的十八型以及十九型步槍。

按照大楚帝國軍務院高層的戰略規劃,十年內,正規軍的一線,二線野戰部隊以及地方守備部隊等所有正規軍,將會全面採用八毫米無煙藥子彈的步槍以及機槍……這個時間進度表是根據二十七型步槍的年產量來進行規劃的!

畢竟一年才三十萬支左右的產能而已,而各種正規軍的數量可不少,十年內差不多剛剛夠。

至於加大產能……倒不是不行,但是短短三五年內就生產出來幾百萬支步槍的話,後面這些步槍兵工廠就得停產了……

和平時期的武器生產,講究的就是細水長流,不會亂爆產能的。

除了正規軍外,民兵部隊則是會使用正規軍裡退役下來,使用八毫米黑火藥子彈的二十四型步槍以及相應的機槍……

外籍軍團則是使用十一毫米黑火藥子彈的十九型步槍,十八型步槍,二十五型連發步槍以及機槍。

但是上述兩種黑火藥子彈也已經停產了……不管是外籍軍團還是民兵部隊,他們使用的這兩種黑火藥子彈其實都是庫存,等庫存用光了自然也就到了換裝無煙藥槍械的時候了。

只是大楚帝國的這兩種黑火藥子彈庫存數量非常龐大……

其中的十一毫米黑火藥子彈,從三十年代一直生產到了四十年代,生產了十幾年,但是正規軍使用的數量其實很少的……畢竟也沒爆發什麼大規模戰爭,日常訓練以及治安作戰消耗的子彈其實很有限。

後續外籍軍團使用了十八型步槍和十九型步槍後,用量倒是大一些,但是也大的有限。

按照軍務院那邊的估計……光是這些庫存的十一毫米黑火藥子彈,就足夠讓頻繁執行低烈度作戰任務的外籍軍團繼續用上十年的!

同時八毫米的黑火藥子彈也不少,這玩意直到現在,都還是正規軍主力使用的子彈呢,整體產量比十一毫米步槍彈少一些,但是也少不到哪裡去……未來民兵部隊使用的話也是很難短時間用完的,未來估計還得給外籍軍團使用一部分。

所以,等這兩種黑火藥子彈的庫存消耗完,那估計都得十五年左右。

十五年後,那麼大楚帝國也就會順勢全面進入無煙藥時代……而到那個時候,估計陸軍又會換裝更新式的槍械甚至子彈了。

武器裝備的一代代更新,也是楚國逐步放開先進武器出口的重要原因。

如果自己都還在用十一毫米的單發步槍,楚國人說什麼都不會出口單發步槍的,畢竟楚軍要保持武器裝備兩到三代的代差優勢。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