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西非王國的工業(第1/3頁)
章節報錯
非洲中西部,西非王國首都卡拉城。
頂著大光頭的陳敬雲站在自己的小王宮的大陽臺上,外頭就是卡拉港。
雖然現在的卡拉港規模依舊不大,城市人口不過兩萬多人,但是在非洲這片地方已經算不錯了,更重要的是,這個港口城市是屬於他陳敬雲的城市。
但自從多年前搞建國遊戲後,陳敬雲帶著一票人付出了巨大的努力,這才獲得了帝國的承認以及後續的扶持,這才把西非王國給建立起來,並發展出來了卡拉港這個港口城市。
回想起之前的諸多努力,陳敬雲都是忍不住的的露出感慨,這一路走過來付出的太多了。
當時為了獲得帝國的正式承認並接納為藩屬國,陳敬雲指揮著西非王國的軍隊長期奮戰在非洲內陸前線,配合黃金海岸地區的楚軍打擊內陸的非洲部落。
這個過程可不好受。
雖然戰鬥傷亡沒多少,但是惡劣的氣候環境導致的非戰鬥傷亡是非常恐怖的,這麼多年算下來,西非王國至少在前線付出了超過五千多人的傷亡。
雖然這五千多人的傷亡基本都是歐洲移民士兵,真正的楚國人沒多少,但是沒多少比並不代表著沒有,就連陳敬雲的一個的堂弟都是在奮戰在前線,染上瘧疾差點丟了半條命。
不過也正是這種努力,再加上戰鬥的確不錯……相對楚軍而言,哪怕是楚軍裡的外籍軍團,西非王國裡的軍隊因為出身於僱傭兵,做事手段可比尋常軍隊靈活多了。
這手段一靈活啊,那麼打仗起來也就會更加的順利。
數年內,西非王國為大楚帝國開疆擴土不少,甚至奪取了多座金礦,還給那些大型農業公司的種植園送去了數以十萬計的免費勞動力。
靠著這些努力,最終在黃金海岸當地行政官員以及部分農業開發公司負責人的建言之下,帝國最終承認了陳敬雲建立的西非王國的合法性,並接納為藩屬國。
隨後數年又透過各種努力,比如積極影響帝國的全球經濟政策,廣泛種植並向帝國供應棉花,咖啡,可可豆等各種經濟農作物,同時也在卡拉港裡為過往的楚國遠洋商船提供各種補給物資。
經過數年努力後,西非王國得到了帝國高層的認可,進而獲得了和南美洲美宋王國類似的外交待遇地位,這種待遇地位怎麼體現?
其實很簡單,從軍事採購上就能夠看的出來。
大楚帝國准許西非王國採購十八型,十九型步槍等單發步槍以及部分型號的後裝線膛火炮……不需要和以往一樣還需要依靠西非安保公司掛名,遮遮掩掩的的購買民兵線膛步槍,而是可以光明正大的採購單發步槍以及後裝線膛火炮。
而這個待遇,可沒幾藩屬國能夠享受,能享受到的也都是清一色由早期楚國人建立起來,並且為帝國的海外擴張立下汗馬功勞,同時態度又非常積極的幾個楚國人藩屬國。
此外在工業生產裝置上當地……西非王國和美宋王國等少數幾個藩屬國一樣,可以按照大楚帝國行政領地的標準,採購一些不敏感的工業裝置用於建造工廠等等。
而到了這個時候,其實西非王國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獲得了帝國的認可。
不過即便如此,西非王國也不是說想要搞什麼就能搞什麼。
比如說國防工業……不管你想不想,帝國都不讓你搞……
在武器裝備上,大楚帝國的技術封鎖是非常嚴格的,別說這些待遇好一些的藩屬國了,就算是在帝國自身的行政領地上也不準搞兵工廠。
所有的國防產業都必須建立在直轄領地裡。
還有一些高技術產業也搞不了,因為一些高技術的裝置帝國也不允許出口。
但是一些普通產業的話,則是限制沒那麼大了。
基本上,西非王國和沒美宋王國的政治地位,在大楚帝國當地龐大體系裡,其實和行政領地差不多,只不過獨立自主性更強一些而已。
利用這種待遇,陳敬雲在這些年裡也透過採購裝置,邀請工程師在西非王國辦了的一些工廠。
規模也都不大,但是卻很重要。
比如其中就有一座小鋼鐵……他們的西非王國裡也是有煤礦和鐵礦的,而且挖礦的勞動力也基本不缺……非洲內陸有大量的免費勞動力可以抓捕使用呢。
所以這原材料是沒有問題的!
基於這些,陳敬雲在卡拉港建立起來了一座小規模的鋼鐵廠,不說多賺錢,但是至少可以滿足西非王國內部的一些鋼鐵需求。
此外他還建立了小型機械廠,紡織工廠,食品廠等一些小工廠,以充分利用西非王國自身的一些資源。
比如紡織工廠,西非王國目前可是棉花出口國家,棉花種植的數量非常大,雖然其中大部分都用來出口賺取外匯,但是自用一部分棉花,然後生產布匹用於西非王國國內的需求以及向周邊的一些非洲部落出口。
楚國人也是講道理的,不會非要逼著你把棉花都出口的……當然,這搞的紡織廠生產的布匹也只能用於內銷以及少部分在附近非洲地區銷售,其他的就別指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