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英格蘭人丹尼爾(第3/3頁)
章節報錯
楚國人在倫敦裡就有駐兵呢,雖然數量不多,只有大約三百多名的外籍軍團的印度士兵。
不用這鐵路,楚國人也能打倫敦!
實際上,為了避免爆發衝突後,王室被駐防倫敦的楚國外籍軍團第一時間一鍋端,英格蘭王室在三年前就藉口度假等名義離開倫敦,長期生活居住在距離倫敦二十多公里外的一個小鎮的宮殿裡。
當代的英格蘭,和所有的楚國藩屬國一樣,其實都是處於楚國的直接軍事掌控之下,沒有什麼反抗的能力甚至膽量。
當然……只要你不明目張膽的反抗楚國,其實楚國人也不搭理你,甚至都允許你建立軍隊,對外發動戰爭等等。
英格蘭王國和威爾士王國前幾年就爆發了戰爭,打的規模也不小,而且直到現在其實雙方也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停戰並簽署停戰協議,偶爾都還會爆發一場小規模戰鬥呢。
但是楚國人依舊沒管啊!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其實楚國人對這些土著國家的管理還是比較寬鬆的。
只要你不搞什麼反楚活動,不侵犯楚國利益……基本上土著國家內部愛怎麼折騰就怎麼折騰,楚國人是極少干涉這些土著國家的內部事務的……沒那必要。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其實楚國還是一個蠻好的宗主國。
回國了倫敦後,丹尼爾先進行了述職報告,並向英格蘭王國的國王以及其他高層們詳細講述了自己過去五年的所見所聞。
同時還拿出來了一些照片給他們看。
而這些照片裡有的是高樓大廈,有的是龐大驚人的橋樑,甚至還有汽車。
一開始,國王以及其他人看到還覺得很驚奇,但是逐漸的就沒人驚歎了,反而是陷入了一種沉悶的氣氛裡。
良久後,只聽其中一個人道:“他們是怎麼做到的?聽聞他們立國也不過五十年,為什麼五十年內就能夠做到這種程度?”
“我們在十年前也開始學習他們了,為什麼十年過去了什麼變化都還沒有,連火帽擊發槍都造不出來?”
“火帽擊發槍裡的火帽太難製作了,而且我們沒有楚國人的先進裝置,根本不可能做到量產!”
“槍管也是,我們製作出來的槍管質量太差了,打起來經常炸膛,而且成本也太貴,幾乎能夠和進口的楚國火槍價格相當了。”
丹尼爾並沒有參與那些大人物們的討論,他只是默默地是說著自己的見聞……只是這個時候已經沒有人在乎他在說什麼了。
離開了宮殿後,丹尼爾並沒有在倫敦久留,而是帶著自己的行李回到了距離倫敦數十公里外的家中。
他打算一邊把自己的所見所聞用文字紀律下來,一邊翻譯自己帶回來的科學書籍,如果有可能的話,他希望帶幾個學生,把自己的知識給傳下去。
楚國人就算是搞技術裝置出口限制,但是從現實角度去看,其實是不可能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完全限制的,科學技術的總是會進行擴散的,楚國人能做的就是儘量的降低擴散速度而已。
丹尼爾,就是這種科學知識擴散的典型例子。
還有一種典型例子就是,很多前往土著國家的楚國人,為了金錢或其他因素,會傳授自己的知識;甚至還有一些楚國的不法商人為了高昂的利潤,會把限制裝置偷偷摸摸走私到土著國家去。
一些土著國家甚至利用這些走私來的裝置,在遠離楚國人視線的偏僻山區裡建立起來了自己的小型兵工廠,用以生產槍炮呢,這些隱秘兵工廠雖然搞不了什麼先進的武器裝備,但是產量也非常的有限,搞出來的質量也不咋地……但是搞一搞老式的單發步槍還是可以的。
只不過這種事得非常小心……一旦被楚國人發現的話,那後果就相當不妙了,輕則引起外交問題,重者引來軍事打擊……更有甚者會引來亡國之禍。
早些年的時候立陶宛那邊就是因為靠著走私裝置生產線膛武器,然後裝備抵抗軍用來伏擊楚軍,把楚軍給惹毛了後,直接把國都給滅了。
當然……只要你不大張旗鼓的,也不拿著這些偷偷摸摸搞出來的武器去襲擊楚國人的話,其實一般也不會被發現……畢竟楚國人在歐洲地區裡駐軍還是少量,不可能滿世界亂跑進行各種查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