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空中炮艇(第3/3頁)
章節報錯
他們更加看重的是湖廣武器公司的一系列風冷重機槍,因為他們想要把重機槍搬到飛機上,用來充當空對地打擊火力。
承順五十四年的夏天裡,空軍方面在完善了訓練,偵查機隊的摸索和建設後,開始探索空中對地攻擊這種新型的攻擊方式。
而在多次的實際測試裡,他們發現直接使用飛機搭載炮彈的話,命中率太差,同樣道理用飛艇的效果也不太好。
當代的楚國飛艇機動能力很差的,而且受到氣流風向的影響非常大,空中投彈的命中率極差,只能勉強作為戰略轟炸用。
這也是楚軍在印度,歐洲,西亞等地區都部署了飛艇中隊,但是幾乎不用飛艇執行對地打擊任務的根本原因。
而用飛機執行轟炸任務的話,也存在著一大堆的問題,比如飛機的載彈量太少,掛個幾百公斤的航彈,看似威力大,但是就這麼點。
同時飛機水平轟炸的命中率同樣不咋地。
大楚帝國的空軍,已經用多次的試驗證明了,不管是用飛艇還是用飛機,直接搞水平轟炸除了浪費彈藥外沒啥實際用處。
至少以當代大楚帝國的飛機以及相應的轟炸瞄準技術,是沒啥用!
但是,空軍作為一個獨立軍種,空軍方面也是有著自己的野心的,不甘心只用來偵查,成為陸軍的附屬兵力。
空軍想要獲得空對地的打擊能力,證明空軍的價值所在。
經過空軍一大堆人的琢磨後,他們就覺得能不能把機槍也搬到飛機上,搞一種專門的空對地火力支援機……
嗯,注意,這個機槍不是用來充當空戰武器的,而是作為對地武器使用。
其實一開始空軍想要的是火炮,但是發現火炮的重量大,同時後坐力比較大,現在的飛機也不咋地,勉強搬上去後開一炮,說不準飛機都給你直接弄散架了。
所以暫時放棄了火炮,準備採用機槍,但是機槍也不能隨便選,水冷機槍就不太適合,最近幾個月鬧的很熱鬧的輕機槍也不太適合。
倒是風冷重機槍比較適合,他們看中了湖廣武器公司研發的十一毫米重機槍,這款重機槍有多個子型號,車載型號用於部分中大型裝甲車,此外還有艦載型號,充當艦艇的輔助火力。
按照空軍這些人的構想,是要弄一款雙發甚至四發,具備大航程,高航時,同時穩定性要好,尤其是低空低速盤旋效能要好的飛機,然後給這種飛機搭載幾挺十一毫米的重機槍,再搭配若干的8毫米重機槍,然後帶上幾千甚至上萬發子彈。
作戰的時候,飛到敵人頭頂上,在數百米的高度上進行盤旋飛行,發現敵人就用重機槍進行掃射……
這種作戰模式,也就是原時空裡的現代空中炮艇……但是要想使用這種飛機就必須具備一個前提,那就是必須掌控絕對的制空權,同時敵人沒有什麼防空火力,不然分分鐘把你打下來。
即便如此,美的空中炮艇的作戰高度往往也在三千米甚至更高的高度,這是為了規避地面防空炮以及單兵防空導彈,使用限制其實很大的。
因此大多時候,這種空中側面打擊火力,都是用武裝直升機,乃至搭載了機槍的通用直升機來進行的。
而對於大楚帝國空軍而言,自然是不存在什麼制空權問題的,那些土著連飛機都沒有。
同時這些土著們也不具備什麼防空火力,到目前為止,楚軍根本不對土著藩屬國出口重機槍,哪怕是發射使用十一毫米黑火藥的早期重機槍也不出口。
別說重機槍了,就算是十一毫米的連發步槍楚軍至今都沒有放開出口呢。
倒是少數幾個楚裔藩屬國,獲得了採購一系列發射8毫米黑火藥子彈的二十四型步槍,重機槍的許可權,但是他們能夠採購的8毫米重機槍的數量也很少的,都是限定出口。
這也意味著,大楚帝國的空軍其實不需要面對地面的防空火力,哪怕飛機速度慢,飛的低一些也不會面臨什麼威脅。
在這種前提下,一種專門用於空對地打擊的低空低速大航程飛機,就有了存在的價值。
這也讓楚軍的空軍部隊的發展,和原時空的任何一個國家的早期空軍發展都不一樣。
在大楚帝國空軍裡,根本沒有空中格鬥這麼個概念,水平轟炸機的概念雖然有,但是空軍覺得不好用所以也沒弄。
反倒是準備打算搞原時空各國早期空軍不玩,或者說不敢玩的‘側面火力對地打擊飛機’。
空軍的那群人構想的很好,這種大航程的飛機能夠長時間的在敵人頭頂上盤旋,進行偵查以及打擊。
主張打造這種飛機的部分人,更是號稱只需要一架著這種空對地火力支援飛機,就能夠對營級甚至團級戰場進行全面的,長時間的機槍火力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