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提升空軍的存在感,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獨立軍種,空軍提出來了空對地火力支援機的專案計劃。

如今大楚帝國裡的空軍還是比較尷尬的,主要是存在感太低,一時半會的無法體現出來獨特的戰略價值。

說實話,很多人其實是不理解把空軍獨立出來的,因為在很多人看來雖然飛機是一種新武器,但也只是一種新武器而已。

直接在各軍種裡建設附屬的航空隊就足夠了,而且還能更好的配合支援陸海軍作戰,根本用不著建立獨立的空軍。

但是羅志學是考慮到未來的科技發展,隨著工業技術的持續提升,飛機的效能也越來越強,那麼空軍也必然能夠發揮出來更加重要的作用,甚至能夠做到單純依靠空軍就能夠摧毀一個國家。

再者,如果限定在軍種航空隊的話,那麼就會限制飛機的發展,比如按照陸軍的想法,那肯定是隻需要偵查以及前線對地打擊支援就行了,而海軍那邊的話也只需要海上偵查、對海打擊以及對陸支援作戰。

其他的遠端戰略偵查、遠端戰略打擊、本土防空乃至後續的向太空探索這些任務,和它們陸軍或者海軍有個毛線關係?

如此情況下自然也不會大力支援這些專案。

如果把航空力量限制在陸海軍軍種裡,那麼搞出來的就會是一種戰術性的,為陸軍和海軍服務的空軍。

而不是羅志學想要的那種獨立性,全面向天空乃至太空進軍的空軍。

為了保持空軍的未來的發展步伐,羅志學才會把空軍單獨成軍。

只要空軍單獨成軍了,哪怕是空軍為了提升自身的存在感,影響力,那麼都會去折騰諸多亂七八糟的專案計劃,這對推動楚軍的整體航空航天發展是有極大好處的。

空對地火力支援機就是典型的這種專案,一票空軍軍官們為了提升空軍的影響力而推動的專案,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證明他們空軍除了偵查外,也是可以有效打擊敵人的。

除了這個空對地火力支援機專案外,空軍還根據當代飛機的發展,提出來了一個遠距離縱深投送兵力的專案計劃。

這個計劃其實是和空對地火力支援機專案高度關聯的……或者說,其實這個空對地火力支援機的專案,就是為了這個遠距離兵力投送計劃而展開的子專案。

根據空軍那些人的設想,如今的雙發,四發飛機的航程已經突破上千公里了,而且載重量也越來越大,按照這麼發展下去,那麼等到十年八年後,說不準就可以搞出來可以運輸數十名士兵的運輸機出來。

畢竟運輸機可以運貨,沒道理不能運人啊?

再說了松河飛機公司一直都在琢磨著設計一種可以運輸大量乘客的大型客機,這客機不就是空軍所設想的人員運輸機嘛。

按照這個技術發展預測,那麼空軍是否可以組織百八十架運輸機,一次性運輸數百甚至數千名士兵,攜帶大量武器裝備以及彈藥補給,直接跨越數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進行兵力投送?

假設倫敦的多佛爾地區出現了什麼突***況,急需兵力增援的話,那麼是否可以從大楚帝國在歐洲的戰略核心加的斯組織空運兵力,直接透過空中運輸投送上千兵力過去應急?

哪怕是當地沒有機場也可以隨便找塊平地,進行簡單平整後降落飛機。

現在的飛機的的速度很低,同時重量也普遍偏輕,因此對起飛降落的要求也非常低的,只需要一塊平整的土地就行了,甚至都不用鋪裝路面,泥土路面都行,只要平整結實就夠了。

空軍的黑燕訓練機在進行飛行員訓練的時候,經常公路上起降,甚至在非鋪裝路面上進行起降練習。

什麼水泥公路啊,泥土路

啊,甚至開闊一些的平整野地都試過。

不練不行,當代的專業機場就沒幾個……滿打滿算也就只有那麼幾個空軍基地以及飛機公司自身的試飛場,其他機場根本就沒有,不管是民用還是軍用的都沒有。

而當代的飛機也經常出現事故,迫降那都是家常便飯,所以飛行員進行訓練的時候,也是有著專門的各種條件下的迫降。

通常來說,普通泥土路起降練習是最多的,其次是平整野地……

反正這年頭的飛機起降要求也簡單,說的誇張一些,隨便找一條平整一些,距離長一些,直一些的泥土路甚至草地,黑燕教練機都能給你來個起降!

畢竟就那麼幾百公斤重,起飛速度也很小的小飛機而已!

同樣的,那些雙發乃至四發飛機同樣也具備類似的簡陋條件起降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