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也就導致了,近衛軍裡火力要比陸軍的甲等師強了很多……

之所以會變成這樣,那是因為近衛軍一直在追求在同級別單位上力壓陸軍……陸軍你一個炮團裝備三十六門火炮,我就用四十八門,再把七十五毫米山炮下放到步兵團。

你把七十毫米步兵炮和八十毫米迫擊炮部署到團,我就把這兩玩意直接部署到營……

最後也就出現瞭如今這種狀況,一個陸軍甲等師裡,擁有三十六門75毫米野戰炮或山炮(平原師二比一,山地叢林師一比二)……效能還不咋地。

但是近衛軍裡一個師,卻是有三十二門的遠端的七十五毫米野戰炮,十六門的一百毫米山炮,此外在團這個級別上還有十多門七十五毫米山炮。

光從身管火炮的火力而言,一個近衛軍的步兵師,大體上相當於兩個甲等師。

導致這個結果的原因很簡單,近衛軍就是要在火力上始終壓陸軍一頭。

畢竟近衛軍的總兵力相對來說比較少,直到如今,近衛軍各部隊,包括艦隊,空軍在內,總兵力也才十萬人出頭,而陸軍光是正規軍就超過一百五十萬呢。

這還不算外籍軍團。

同時近衛軍受限於各種問題,也不可能無限制的擴充到幾十萬人……大規模擴充的話,近衛軍也就不是近衛軍,而是會變成新的陸軍了。

數量上比不了,那麼就在質量上壓過陸軍,這就是近衛軍地面部隊的核心思路。

如今到了輕機槍這一點上也能同樣如此,陸軍那邊還在琢磨著部署在步兵連還是步兵排上的時候,近衛軍直接把這玩意部署到了步兵班。

如果能夠完成這個班組輕機槍的計劃,大楚帝國裡的近衛軍,在火力配置上來說,其實已經和原時空裡的間戰期間的各國軍隊比較類似了。

當然了,這樣搞出來的近衛軍因為技術裝備更多,花費也更大。

但是近衛軍也不差這點錢啊!

至於陸軍,人家不是不想,而是……沒錢啊!

因為經費緊張,規模又大,所以陸軍的輕機槍裝備計劃扣扣索索的,而且採購談判的時候對價格限制的非常大。

湖廣武器公司方面雖然盡力爭取,但是最後還是被迫放棄了……按照陸軍給的價錢,他們盤算了一番後非但不賺錢,反而還會虧本,實在做不下去,畢竟他們的五十四年式輕機槍要更加複雜,精密一些,生產成本很高。

最終是兩廣武器公司外觀醜陋無比的套管散熱的輕機槍獲得了中標……雖然這玩意非常醜,甚至被戲稱為大盤雞……而且重量也是三款候選輕機槍裡最沉重的,但是因為非常便宜的價格以及比較好的火力持續能力,最終讓該款輕機槍中標,陸軍授予該機槍的正式編號:五十五年式輕機槍………這個編號純粹是為了避免和近衛軍的五十四年式輕機槍撞車,所以採用了明年的年份。

兩廣武器公司為了拿下這一筆五千挺起步,未來可能上萬挺的大訂單,再加上他們的輕機槍工藝簡單,生產成本低廉,所以給出來的報價非常有吸引力,首批次的價格就壓低到了一百三十楚元,並且隨著產量增加,後續批次還會持續降價。

等到五千挺機槍訂單的最後一批次,將會把價格壓低到一百楚元。

並且和陸軍簽署了第二筆五千挺訂單的預購合同,承諾第二筆大訂單的價格將會做到八十楚元的價格。

這個價格讓湖廣武器公司那邊聽了後,很乾脆的放棄了後續訂單的競爭……根本爭不過啊,人家兩廣武器公司的售價,比他們的成本還要高!

就連江南武器公司的自動步槍方案面對這種超低價的壓力也是感到吃不消,最後不得不放棄……哪怕他們的自動步槍計劃裡的輕機槍方案,比湖廣武器公司的五十四年式輕機槍還要更輕,作戰攜帶更輕便,然而最後還是敗下陣來。

倒是海軍這邊看上了江南武器公司的自動步槍方案,嘗試採購了一批用於裝備陸戰,正式裝備後也獲得了正式軍用制式武器的編號:五十三年式輕機槍,又稱之為啟明輕機槍。

這款輕機槍乃是啟明槍械廠研發生產,而啟明槍械廠的諸多槍械可是非常出名的,大名鼎鼎的啟明霰彈槍系列,產銷量乃是大楚帝國裡最大的一款槍械,至今已經破千萬……海外領地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一杆,這種大噴子的使用很方便的,射擊的時候也不需要什麼瞄準,可謂是男女老少婦孺都能用。

人家還有專門的後坐力更小一些的老弱婦孺型號呢……

在千萬產銷量的大噴子面前,什麼十八型,二十四型,二十七型等一系列的軍用制式步槍,那都是小弟弟。

這也給啟明牌的槍械帶來了非常良好的品牌效應,推出來的輕機槍,雖然有了五十三年式輕機槍的編號,但是到了海軍那邊後,海軍的將士們還是更習慣稱之為啟明輕機槍。

值得注意的是,武裝稅警方面也採用了啟明輕機槍作為他們的輕機槍步槍……武裝稅警一向來都是啟明槍械廠的忠實使用者,用了好多年的管內彈倉的啟明連發步槍呢,並且也大規模裝備了啟明霰彈槍。

如今也繼續沿用啟明輕機槍也不奇怪。

而新成立的空軍,則是跟隨陸軍的步伐,使用了大盤雞輕機槍,不過他們的地面兵力很少,只有少量機場保衛兵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