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攝影機(第2/3頁)
章節報錯
總之啥玩意都有……其中不少都是在後世人看來很奇葩的東西。
松江電氣公司就是用這些東西,組成了他們所謂的電氣家居系列……並弄出來了一個樣板間讓人們觀看所謂的新時代電氣生活。
當然……這些東西宣傳的作用大一些,至於產量進行量產乃至普及化,那都是不現實的。
當代的大楚帝國雖然搞電氣化也有十幾年了,但是電氣產品的普及比較多的依舊只有工業生產方面,而尋常民用上只有電燈了。
但即便是電燈,實際普及率也非常低。
大楚帝國現在連基本的電網建設都很一般,通電的只有一些經濟發達的大城市裡的部分社群。
哪怕是松江城這個大楚帝國經濟最發達的城市,也談不上全城通電,只有一些核心城區,中高階社群裡通電,但是電力供應也談不上穩定,普通民用電經常會停電。
倒是個工業供電比較穩定,畢竟工業生產的時候,可不是能夠隨便停電的!
而工業用電,實際上也是當代大楚帝國電網建設,電力供應的主要核心任務……普通民用電那只是順帶的。
電力供應首先是用來滿足工業生產,提升生產力,滿足部分只能用電力生產的部分行業。
至於民用電,這個一時半會的急不來。
畢竟當代的電氣技術水平其實還是很有限的,發電,輸電,變電裝置還屬於比較原始,同時發電以及輸電、變電的成本也比較高昂。
以發電為例子,當代官辦企業所屬的公共電網以及部分企業自行建立,內部使用的電網發電,普遍使用的是交流電發電裝置。
交流電發電裝置裡的基礎核心專利在李氏電氣公司手裡,不過根據和帝國電網公司的談判之後,李氏電氣公司已經放開了交流電裝置的核心專利,改為公開授權,其他電氣公司也能使用……當然,專利費還是要交的。
但是不管怎麼說,這交流電已經是能使用了,相應的裝置專利問題已經不是障礙,因此大楚帝國裡的電網,不管是公共電網還是企業電網都普遍採用交流電發電。
不過受限於工業基礎等問題,當代的各種交流電裝置,如發電機,變電器等裝置的價格還是比較昂貴的。
而帶動發電機的動力,主要
採用的是火力發電……透過燒煤驅動蒸汽機,然後帶動發電機運轉發電。
這年頭的蒸汽機發電機組的熱效率值可高不到哪裡去,和後世火力發電的各種臨界發電機組根本沒法比。
雖然最近幾年也有了蒸汽輪機發電機組,但是這玩意更貴啊……這年頭的蒸汽輪機就一個字:貴!
人家海軍連用在戰艦上都不捨得。
火力發電廠採用蒸汽輪機作為動力發電,雖然效率更高,但是裝置本身的成本過於昂貴,導致其發電成本,實際上並不會比採用常規的蒸汽機發電更便宜。
此外水力發電也存在類似問題,雖然水力發電不需要動力成本,但是建立水壩發電站也要花錢的啊,那麼大一座水電站建起來,那投資可大了去。
而到了輸電這個環節裡好一些,輸電雖然也需要一些裝置,比如升降電壓的裝置,不過總體還算可控,畢竟使用交流電輸電也更方便,傳輸距離更遠一些,不過在個成本可控也只是相對於採用直流電而言,實際上依舊比較高。
綜合各方面因素,當代的發電,輸電成本還是比較高的,這也就導致了終端用電的成本不會低。
企業使用者都還好,人家企業用電是為了生產,同時用量也大,並且企業往往是都在工業區裡,這種集中大量供應電力的模式,也大幅度降低了電網的供電成本,使得工業用電成本可控。
但是到了居民用電裡就不好搞了……因為當代的居民用電存在分散,單個用量不大的情況。
分散,意味著需要鋪設密集而大量的輸電線,變電站,這將會導致輸電成本大幅度增加。
單個用量不大,意味著如果電價比較低的話,就收不到多少錢……妥妥的嚴重虧損。
在這之前,大楚帝國的電網公司採取的辦法就是讓使用者自己去承擔,至少也是分攤一部分的電網建設費用!
他們只在某個地區裡建設骨幹網,建好骨幹網之後,在這片地區裡的普通商業或個人使用者想要用電,就要當繳納一部分的安裝費。
這個安裝費其實就是讓你分攤一部分電網架設費用。
這個安裝費也不統一,基本上這片地區的用電使用者越多,電網使用越集中也就越少……反過來用電使用者越少,越分散,那麼安裝費也就越貴……而實際上潛在使用者過少,過於分散的地區,電網公司暫時都不會去搭建電網…
雖然在大楚帝國裡,電網的建設以及運營也被歸納為民生行業,由官辦電網公司全面統一負責。
但是基於這年頭的電網建設高昂,同時又需要優先保障工業用電,商業用電,因此普通的民生用電還得往後排……
實際上這年頭也不存在什麼所謂的民生用電,因為當代能夠用得起電燈的人家數量還非常少,大部分都還集中在中大城市裡的中高階社群裡,這用電群體至少也是個高收入家庭,和中低收入群體沒啥關係……當代絕大部分楚國人的日常照明需求,還是使用煤油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