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出口限制和土著市場(第2/3頁)
章節報錯
如果你拿個無煙藥連發步槍給他們,人家土著口袋的錢又不會變多,哪怕你賣超高價,人家也買不了多少,最後利潤也不會變的多多少。
既然如此,國防產業這邊就表示,如今出口的武器裝備就挺好的……短時間內就不用大規模變化了。
甚至連早期的架退炮都不用現在出口……繼續賣滑膛炮就挺好的。
軍方手裡至少好幾千門退役下來的早期架退炮在倉庫裡,並且還有源源不斷的架退炮從楚軍退役下來被扔進倉庫封存,一旦放開架退炮出口限制,光是大幾千門的庫存老舊架退炮都能武裝整個歐洲的土著軍隊了。
換句話說……沒他們國防產業啥事,錢都讓軍方給賺走了。
還不如繼續賣滑膛炮呢……如今出口的滑膛炮可都是五大武器公司新生產的,出口價格也不低,利潤都讓五大武器公司給賺走了。
再者,滑膛炮生產簡單,但是線膛炮可就有點技術難度了,哪怕是早期的架退炮其實生產起來也有些難度。
但是五大武器公司早就沒有了架退炮的生產線,你現在要出口架退炮,人家五大國防公司還要新建造架退炮的生產線……建設火炮生產線可比建設步槍生產線貴多了。
所以說,在武器出口上,其實有時候國防產業比軍方還要更保守一些,他們是本著滑膛炮能賣多久是多久的想法賣火炮的。
但是……即便如此,大楚帝國對土著國家的武器裝備的出口限制,還是在逐步減弱的……主要能夠確保自家軍隊的武器代差,絕對的效能優勢領先,其實軍方不介意讓土著國家裡的軍隊裝備更好的武器,用來打擊各地叛軍。
畢竟某種程度上來說,各土著國家裡的官方正規軍,其實也是他們楚國人的代理人軍隊……從性質上來說,其實和外籍軍團都沒啥本質區別,都是給楚國人賣命的。
只不過外籍軍團是楚國人直接親自武裝和指揮,土著國家的軍隊是由楚國人扶持的代理人武裝指揮而已。
但是代理人都是楚國人的狗……這代理人的軍隊自然也是屬於楚國人的炮灰。
因此限定情況下提升些許代理人軍隊的戰鬥力,軍方沒啥意見……主要的反對聲音來自於國防工業,還有部分比較極端,看啥異族都是潛在的叛亂分子的官員們也在反對。
而隨著時間的過去,這些反對聲音也是會逐漸弱化的……畢竟大楚帝國太強悍,並且還在越來越強悍。
連裝甲車甚至坦克這些東西都搞出來了……還擔心出口給土著的早期落後槍炮給自家造成威脅?
那你還不如干脆把土著軍隊的熱武器全部收繳了,給他們配發個冷兵器打擊叛軍呢,只不過到時候這些代理人軍隊就會被各地的叛軍打成渣渣,代理人的位置都要坐不穩!
畢竟世界各地的土著叛軍可是能夠透過各種非法渠道,獲得部分單發線膛步槍,甚至還能弄來一些民用線膛火炮的。
代理人的軍隊手裡沒點好傢伙,那還真鎮不住場子……
代理人鎮不住場子的話,那就只能讓楚國人親自下場了……而楚國人親自下場的成本太高了,哪怕是動用外籍軍團這成本也更高啊。
諸多情況下,武器裝備的出口限制,必然是會越來越寬鬆的,這些土著們獲得連發步槍乃至架退炮那是遲早的事。
連武器裝備的出口限制都在逐步寬鬆,而民用的工業消耗品類就更不用說了。
其中也包括汽車……甚至汽車這東西的出口限制所會遇到的阻力,甚至比蒸汽機還要更小一些。
因為蒸汽機這東西吧,好多土著也不陌生了,畢竟楚國人在各土著國家裡也建設有礦場,農場,運營著鐵路,輪船等,很多土著其實都看過楚國人的蒸汽機車。
一些土著國家裡的精英們,其實已經知道蒸汽機的原理,甚至都能偷偷摸摸的手工仿製……只不過他們仿製出來的蒸汽機效能太低劣,沒啥實際應用價值而已。
一旦放開蒸汽機的出口,讓土著們可以自由使用蒸汽機,那麼就很容易造成土著國家的工業發展,甚至一些土著國家甚至都能在後續逐漸仿製蒸汽機。
而這是大楚帝國所無法容忍的。
但是汽車這東西……一來是難以直接應用於工業上,二來的話,給這些土著國家幾十年時間估計都仿製不出來。
汽車的核心是內燃機……這東西的技術含量可比早期原始的蒸汽機高多了。
對材料以及加工工藝的要求都非常高。
如果是想要搞出來成熟可用的內燃機,那麼難度是非常大的,別說這些土著國家了,就算是大楚帝國裡的一些普通大型機械企業,哪怕是不考慮專利問題,不繼續外購裝置,只依靠現有技術能力和裝置的話,,他們也很難搞出來堪用的汽油機。
汽油機這東西,難度很高的。
對工業發展影響不大,同時又技術過於先進難以仿製……這就是汽車在出口時候的優勢。
說起來很奇怪,先進的東西還更容易准許出口……但事實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