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出口限制和土著市場(第1/3頁)
章節報錯
一百多個土著藩屬國所爆發出來的汽車消費能力,讓五大汽車公司開始注意起來了這些土著藩屬國的潛在汽車市場。
在這之前,實際上各汽車公司都沒有打算過在藩屬國裡擴充套件汽車銷售渠道。
理由很簡單,那就是汽車屬於出口限制裝置……別說單單一個汽車,就算是汽車裡頭的汽油發動機都是屬於限制出口裝置。
如此情況下,汽車公司是不能往這些土著藩屬國裡銷售汽車的……唯一的例外就是地位等同於大楚帝國行政領地的若干楚裔藩屬國。
如西非王國,美宋王國。
這些楚裔藩屬國都擁有比土著藩屬國更高的地位,能夠有限度的購入一些工業裝置用於發展自身的工業,同時一些民用消費品,包括汽車也不在限制之內,不過一些重要的工業裝置,尤其是和國防工業相關的裝置就無法進口了。
整體上來說,這些楚裔藩屬國在大楚帝國裡的普通行政領地差不多,是屬於有限度的技術限制,但是除非是比較敏感,重要的東西,其他的一般也不會進行太大的限制。
但是土著藩屬國就不一樣了,出口限制是非常嚴厲的,至今為止連蒸汽機都不會對土著藩屬國出口。
而汽車也不例外……雖然汽車只是工業消費品,但是因為內燃機的緣故也被限制出口。
如今才算是小小的開啟了一個口子,准許土著藩屬國以官方採購的名義,採購少量乘用轎車,用於藩屬國裡權貴們的座駕。
這也就等於汽車限制出口開啟了一個口子,既然口子已經存在了那麼後續肯定還會進一步放寬。
比如說准許各藩屬國增加汽車進口的數量份額。
現在一個普通的藩屬國能進口數十輛到一百多輛不等,那麼後續說不準就能准許進口數百輛甚至上千輛。
這一個藩屬國雖然沒多少,但是大楚帝國的藩屬國多啊……加起來一百多個藩屬國呢。
一個藩屬國准許進口一千輛,那麼全部加起來也有個十幾萬輛呢。
而且汽車雖然是大件物品,使用壽命比較長久,但是依舊是屬於消耗品,現在購買了汽車後,後續還會需要維修保養,這裡頭又會產能一部分營收;等到汽車的使用壽命到期後又需要購買新汽車進行替換。
這意味著源源不斷的訂單!
儘管暫時各土著藩屬國的汽車市場還非常微小……全部加起來甚至都還不如楚國東亞本土沿海地區裡一個經濟發達的府級城市的銷量。
但是從長遠來看,市場潛力還是可以的……畢竟土著的總人口也不少,這麼多土著國家的人口加起來也有好幾億人口呢。
並且這些土著國家的人口還在持續增加當中,未來的人口肯定更多。
數億人口之下,再加上這些土著國家基本都融入到了大楚帝國的全球經濟體系之中,哪怕是楚國人掠奪了他們的大部分勞動價值,但是自身還是能夠剩下來一些的,這意味著這些土著人口裡還是會產生一些有錢人,有足夠的實力購買汽車。
哪怕這個基數非常小,但是放在數億人口的規模裡,再小的比例都能演變為一個大數字。
更何況,大楚帝國的出口限制條例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除了對工業生產裝置嚴防死守外,對一些消費品,不管是軍用還是民用的消費品的限制,實際上都是在逐步放開的。
這從武器出口限制就能看的出來……最早的時候楚國人只肯出售火繩槍,燧發槍給土著,後來進入三十年代末期後,則是敞開了出售火帽燧發槍,等到了進入五十年代,大楚帝國則是放開了單發線膛步槍的出口。
按照這麼個步驟下去,再多些年估計都能放開連發步槍的出口限制了,
甚至連早期的架退線膛炮的出口限制也會放開。
至少軍方那些將領們表示,只要能高價處理掉他們庫存的大量退役庫存老舊武器,軍方並不介意讓這些土著國家擁有早期的連發步槍以及線膛步槍。
當然……限制還是有的,比如連發步槍只能出口十一毫米口徑黑火藥的連發步槍,線膛火炮也只能出口早期效能落後的架退炮線膛火炮。
新型的八毫米無煙藥槍械以及速射火炮是不可能出口的……至少未來好多年裡都不可能出口。
只不過軍方沒意見,不代表其他帝國高層有意見……甚至就連國防產業的人也沒啥興趣!
人家國防產業現在賣單發步槍以及滑膛炮也挺賺錢的,而且賺得不少……為了賺錢五大汽車公司都搞了不少的生產線。
雖然這些武器落後,但是可不意味著生產線裡的裝置也落後……國防產業可不會說為了造單發步槍,就特地去找三十年代技術水平的機械裝置……而是繼續使用先進的機械裝置,以提升產量,降低成本。
最後還有很關鍵的售價以及利潤。
向土著出口武器裝備,並不是說你的東西好就能賺更多錢……而是要看土著的口袋裡有多少錢你才能賺多少錢。
你賣十一毫米黑火藥的單發步槍給他們,人家口袋就是那麼點錢……價格隨便你自己定,最後利潤這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