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核心目標(第2/3頁)
章節報錯
怎麼估量?
這可是一個發展成熟後,其產值有望佔據整個工業體系產值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超級產業……這種產業你根本無法用單純的經濟資料去衡量。
而是應該用社會穩定,經濟民生等更高的層面去衡量!
而稅收回報,可不是帝國高層當年大力推動汽車產業的主要原因……甚至都算不上是原因之一。
帝國推動汽車產業發展的原因說複雜也複雜,但是說簡單其實也很簡單的:首先是大量的就業,就業等於民眾收入。
其次是用汽車大規模取代騾馬,減少騾馬所需的糧食良好,繼而騰出來糧食耕地用於滿足民眾所需……大幾千萬匹騾馬它們耗費的糧食或農田,足以養活兩三億人口,或者是讓現有的楚國人口能吃上更多,更便宜的糧食。
這兩者歸根到底到最後,都是為了提升民眾的生活水平。
提升民眾生活水平,這才是大楚帝國大力推動汽車產業的核心因素。
不僅僅是汽車產業,實際上其他絕大部分政策的背後深層次的目的,也是為了提升民生。
讓八億楚國人生活的更好,這是當代大楚帝國官府的重要追求……當然,這不是帝國官府的核心目標!
帝國官府最核心的目標,始終是維護羅志學為核心的皇權統治!
作為一個典型的帝制政權,大楚帝國官府和其他各種政權一樣,一切施政的出發點都有,且只有一個目的:維護統治!
而什麼民生啊,軍事力量啊等諸多亂七八糟的,那都是維護統治的手段和工具。
當了解了這一點之後,你就能夠了解羅志學以及太子羅戠,還有大楚帝國核心大佬們,也就是那些參務大臣為什麼一天到晚都盯著普通人,操心普通人賺的錢多不多,吃的飽不飽,穿的暖不暖,住的好不好了……
因為這些最基礎,看起來和這些大人物們沒啥關係的普通民眾的生活水平,乃是大楚帝國能否維持統治的根基!
你總不能指望八億帝國子民餓著肚子喊陛下萬歲吧?
瞎搞亂來,導致民不聊生的話,你總不能指望幾百萬楚軍將士還站在皇帝和權貴這邊吧?
楚軍的將士們,那也是有家人,有親友的……而他們絕大部分都是普通人。
士兵們,他們也是有立場的!
如此簡單的道理,帝國的普通官員乃至一些權貴們可能不清楚,或者說當做看不見……但是能夠進入參務院,成為參務大臣的
大楚帝國真正的統治者們,他們是很清楚的!
能夠進入參務院裡的這些大佬,有一個算一個全都是人精……這些人好壞很難說,但是能力以及認知絕對沒問題。
至於帝國皇帝羅志學,他就更清楚了……他自己就是造反起家的的,統一華夏後他也防著別人造他反呢。
軍事和政治構架上的諸多設計,其實都不是說為了提高軍隊的戰鬥力或者提高行政效率,而是為了避免單個權臣的出現……
為了避免一個權臣的出現,羅志學乾脆搞了九個權臣出來……參務院制度就是這麼來的,後續更是參務院又進行了擴充,把參務大臣的人數擴充到了十一個人。
只有一個權臣的時候,這個權臣就很容易冒出來不必要的想法,比如各種政變……
但是有十一個權臣的時候……哪怕其中有個別人有這個想法,那也得憋著,因為你無法確保其他人也跟著你一起造反,即便是和你一起造反,憑什麼你能當老大,我就要給你當手下?
大楚帝國的參務制度,可從來沒有所謂的首席參務大臣,參務大臣領班之類的……非要說有的話,那就是以前的羅志學,以及現在的太子……他們兩人本身就是皇權自身。
十一個參務大臣,互不統屬,各自負責某一方面的事務……他們每一個人都是一方大佬,背後站著一大群的利益群體!
想要讓他們聯合起來造反,而且還讓他們選出來一個新皇帝來……還不如指望他們***靠譜。
至於單獨造反……那基本沒指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