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摩托化啟動(第1/4頁)
章節報錯
就當大楚帝國陸軍方面在印度、西亞以及歐洲地區,透過實戰廣泛測試各種裝甲車輛的時候,同時也在東亞本土地區廣泛測試運輸船為代表的軍用車輛。
普通運輸,牽引車輛和裝甲車輛不一樣,裝甲車輛是要直接參與戰鬥,面臨敵人的潛在子彈和炮彈威脅的,因此需要更加廣泛的實戰測試。
而普通運輸車輛乃至火炮牽引車輛就不用那麼麻煩了,因為不需要直接戰鬥,更多考慮的是機動效能,只需要在東亞本土地區的各種不同地形上進行各種測試就行了。
不過即便如此,測試起來也不容易……主要大楚帝國太大了,楚軍遍佈全球各地,這些全球各地裡什麼地形,氣候都有……而一種主力運輸車輛可不能說只能在氣溫溫和的平原地形裡使用,還得適應各種不同的氣候和地形。
因此哪怕測試是在東亞本土地區,但實際上也遍佈各地……以河北武器公司下屬的河北特種車輛公司研發生產,實際上背後由唐山汽車公司提供全套技術支援的一五型卡車為例。
這一款在紙面上效能非常優秀的標稱載重一點五噸,同時可以作為火炮牽引車使用的軍用運輸車。
很早開始軍方就訂購了一批,部分用於訓練摸索使用方法,還有一部分則是用於各種地形和環境的測試。
其測試場地足足有十幾個呢,分別有西北的沙漠戈壁的沙漠測試,還有西伯利亞地區北方地區裡的嚴寒測試,夏季翻漿期的爛泥地測試,有南洋的熱帶雨林地區裡的熱帶測試。
還有丘陵山地地區的各種越野測試,草原野地測試等等。
測試範圍包括了各種地形,氣候環境……
而如此複雜的測試也不是為了找茬,隨便暴露出來了什麼問題就把一五型卡車拒之門外了,實際上是為了測試其極限效能,找到車輛的極限承受能力在哪裡,進而制定相應的使用手冊。
並尋找更多的問題,然後針對暴露出來的問題能改進的就改進,如果實在無法改進的話那麼就要在後續的使用裡儘量避免使用。
比如同樣是嚴寒中使用,那麼這款軍用卡車能夠在多少溫度下正常使用?是零下十度能不能正常使用?
零下二十度能不能正常使用?
零下三十度的情況下,是否有什麼輔助的方式能夠讓汽車順利啟動然後使用?
在零下二十度的情況下使用,該卡車的各零部件能堅持多久?什麼零部件最容易出現問題?出現問題的話能否在現場直接快速修理?
只有搞明白了這些事情,軍方才能夠制定全面的改型車的作戰使用手冊,交給後續的汽車部隊進行相應的訓練以及作戰。
而這也是所有新式裝備在正式大規模交付部隊之前都要經過的各種測試。
一件新式裝備並不是說搞出來,然後立即就能夠交付軍隊並大規模裝備使用的了……當然,戰爭時期例外。
統一戰爭時期,楚軍搞出來什麼新式槍炮,那都是一邊生產一邊拉到戰場上進行實戰測試的!
但是在和平時期裡卻是不能這麼搞,在正式的大規模批次裝備之前,各種繁雜而苛刻的測試環節都是不可或缺的……還是那句話,這些嚴苛的測試也不是為了找茬後拒絕裝備,而是為了尋找新裝備的適用範圍極限在哪裡。
這一點,有點類似後世戰鬥機在進行試飛的時候,進行的各種極限試飛……而這種極限試飛不是為了單純的找毛病,而是為了測試飛行包線……搞清楚什麼情況下飛機才會失控,失控後要用什麼辦法才能挽回。
後世的飛機如此,當代的大楚帝國裡的各種軍用車輛,不管是裝甲車還是運輸船也都要進行差不多性質的測試。
不然的
話,直接把車輛往部隊一扔,部隊用著用著,然後在某種情況下這玩意竟然還用不了,這就耽誤作戰時機了嘛。
如果提前知道了極限,那麼在實際使用過程裡就會避免這些情況,早早就準備其他選項。
如今的一五卡車就是進行了各種亂七八糟的極端測試,而測試的結果說實話不太好……比如爬坡能力不咋地,在坑坑窪窪的純野地裡越野速度也不太行,並且頻繁顛簸下部分零部件磨損的非常快速,以至於故障頻繁。
在嚴寒測試裡,溫度太低導致無法啟動這就更不用說了,部分零部件的材料,在低溫環境下的強度也打折扣。
在熱帶沿海環境測試的時候,也發現了眾多零部件的耐腐蝕效能不行,很快就出現生鏽。
總之各種亂七八糟的問題都有。
其中的部分問題是可以透過改進解決的,但是有的問題真心沒辦法解決,所以只能在後續的使用手冊裡制定限定使用條件。